孙相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月2日(七),新加坡的日子,孙相华,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恰恰相反,从那一具具的尸体上使老东家看到了希望,把含冤而去尸体送来的那些人,绝不是在发泄私愤,恰恰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唤醒被杀戮惊破肝胆麻木的灵魂。历史使人们不相信民族命运遇到危险的时候不会有伟人出现来拯救危亡,相信越是在最危险的时候越能同仇敌忾,越能形成共鸣的怒吼,越能出现新的希望,特别是马立勇加入的组织使老东家看到从来没有想到的希望。今天从胜利者的角度来看待当初的抉择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在前途尚不明确,甚至希望只在为希望付出一切牺牲的人心里抱着必胜信心的时候,做出抉择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

今天看来那些早已既成事实的结局跟初行计划的预判之所以会出现巨大的偏差,或者说倭寇会遭遇意想不到的惨败一切皆属天意,或者说侵略者开始的一切都是倒行逆施逆天违命的。结局注定不会有任何好的收场。天意是什么?毋庸置疑是天下人人之心的归向,人人意愿之慕求。任何一个懂点历史文化能写出几个汉字的人在对倭寇侵略带来的伤害都在用罄竹难书以表心中的仇怨。而当时代表最强大武装力量的中央军选择的不是全心全意消灭倭寇侵略者,甚至在刚刚萌生不久力量微弱的革命军全力抵抗倭寇侵略者的时候还要提防选择不抵抗的中央军的突袭,中央军打算借着倭寇侵略者势力来消灭革命军这一意图萌生的时候,就彻底的选择了一条于违背人民意愿的路子。战争是残忍的,人的生命是脆弱的,那些曾经为抗击倭寇浴血奋战而牺牲的生命,因为最高指挥官的倒戈而使多少英雄蒙冤受屈。那时躲在孤岛的蒋家王朝也许在不断总结分析战争不该失利的地方,如果没有那多的失利也许会赢得战争。难道就没好好想想在极度贫穷,极度艰难的困境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尽快结束无休无止的战争,毕竟谁都不愿意死亡,谁都不愿意过着担惊受怕妻离子散的生活,为了夺权,指挥中央军的核心却干着毫不顾及人民意愿的事,好像承担战争灾难的又不是他们,无论战争多么残酷,他们照样大吃大喝,即使失败了,一切都可以抛弃,逃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照样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这是什么?这就是罪恶。因此不管中央军武器多么精良,人员多么众多,失败的结局是注定的。加上国民党尽管成立不久,腐败的毒瘤却已经彻底烂到了骨子。遇到更好的选择人民岂能选择能离开狼窝又入虎口的路子。如果说代表一时政权的国民党建立之初曾有过民众基础,接着出现的种种弊端得不到及时修正,或者溃烂到再也无法修正的程度,连那些曾经衷心效力的都不抱任何希望,就再也没有希望了。同是一个民族的血肉兄弟,却利用倭寇侵略势力来铲除刚刚萌生的以人民意愿为归向的革命势力,借助外来倭寇的势力来残害自己人,与人民意愿相悖逆的逆天叛道何来人民的拥护,没有人民的拥护何来统治。国民党的权力争夺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尽管并无世仇恩怨,对革命党残暴的戕戮却骇人听闻到令人发指。

***

侵略者占领了海连湾,老东家依然保持原有的镇定,似乎只有镇定才能压住一切外面冲进来的邪气。只有镇定才能使利民堂的伙计安下心来按部就班各干各的事,利民堂才会丝毫不乱,只有镇定才能使头脑得到清明理智的思考,只有遇到无法处理的大事才来惊扰老东家。却是一件麻烦比一件麻烦更大。为了让老东家的身体确保健康,老夫人随着季节变化及时更换鸭绒椅垫跟靠背,其他事事也想得周到。老东家在读书中对晨昭晚夕的时光变得越来越吝啬,不是他年岁变老,是事态的严峻再也不能使人心里有片刻的安宁。

人们叫他老东家是对他的尊敬,其实他不过五十几岁的年纪,按着人的寿命和年齿远远谈不到老的程度。老东家整天穿着上下全白的家织粗布衣服,褂子是对襟盘扣。跟现在的医生大夫穿的白大褂不是一个意义,白色的衣服是容不得脏的,有点脏东西明显就能看出来,老东家受不了身上的污垢,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老东家以前蓄着长长的胡子,长长的胡须给人一种医道精湛老练的印象。倭寇来到海连湾老东家把胡子剪掉了,头发变白的速度比身体瘦下去的速度还要快。有人说老东家似乎也病了,病情使他体貌变得没了笑容,多了忧愁。悬壶济世一生,不知救治了多少人的病痛,真正等他遇到病痛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能医治得了。每天早晨起来坐在古铜色的木椅上,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就像精疲力竭的人一点点简单的行动对于他来说都变成了很艰难的事。有人说造成老东家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严重缺乏营养,就像坐观修道的道士一样,有时候一两天都不吃一顿饭,水也喝得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肠胃对饮食也失去了兴趣。身体里的能量勉强的支撑他活下去。他依然坚持不让别人来伺候,以示证明他还在好好地活着。只要他还静静地坐在那里,利民堂的生意就照常经营。尽管求医问诊的人越来越少(并不是人们的身体里没有了病痛,而是病痛到了不知该从哪里先治起,身体里的病痛已经失去救治的必要。)

有时他盯着墙中央的《山人灵草图》呆呆看上许久,这图到底是怎样的来历老东家也说不清楚,他出生的时候就一直挂在那里,甚至他父亲小的时候也一直是这个样子。没有任何落款的图画到底出自哪个朝代的名家的手笔也同样说不清楚,甚至开创利民堂的李家祖先跟图里的山人是不是一脉相承同样没有任何佐证可以证实。这一切对于利民堂来说都不重要。在传承和发扬古代医药学的基础上,花费了一生的辛苦和心智为人类留下一部纵穿古今的药典,绝不仅仅给姓氏宗族带来荣耀,因此李氏的后代也没有必要借助这种荣耀来光大自己的门楣。图画里衣衫褴褛赤着脚沾满泥土年轻时期的先人手里拿着一根灵草,露出了一脸祥和的微笑,为了手里的这棵灵草不知踏遍了多少山川,任何的艰辛和苦难都是为了脸上的一抹微笑。当老东家遇到生活跟经营难以解脱的困惑时,总是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图画,画里的人似乎给他带来神智的点化,给他带来激昂的勇气和奋进的信心。

从老东家透出的那种复杂难看的表情里,似乎对这位传承古代医药学并使其发扬光大,来自远代的李家圣祖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对他倾心窣窣产生了些许怀疑。以往尽管他没有双手合一跪地做出虔敬示衷的举态,但是盯着圣祖那种那股虔诚的眼神足以感动神灵。如果说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忠诚的信徒,那么他秉承的信念也是永远做一个治病救人善良的人。深受李家祖训的教诲,甚至把“性本是德厚仁深,深仁厚德是本性”当做不断练笔的条幅视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谁知这种确凿无疑的理念竟变成被人肆虐可笑的话柄。如今彻底颠覆了秉承以往信念的心里,单单依靠治病是救不了人的,需要医治人们肌体里病痛的良药远远不是先祖手里拿的那颗灵草。

老东家的启蒙教育不是在私塾先生的戒尺下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开始的,是在这个后庭比私塾先生还要严厉的父亲教的汤头歌和脉决歌开始的。同样在他儿子很小的时候他把祖上的衣钵传到了李明义的身上,从李明义善学善记的特长上他确认利民堂以后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相信李明义一定不会愧于李家悬壶济世衣钵的传承。如今想来也变成使人可笑的话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生如大海,来了,别白来

倔奇

综漫:青春期的肥宅少年也会邂逅

销魂蚀

魔族的心愿

怕出囧的小丑

那么多御兽,我该召唤那一只呢

是鱼呀

仙都古医传人

庆秋1

双城:力挺金克斯,妖姬吃醋了?

码字机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