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沙皇之剑
纵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5章 沙皇之剑,带着现代军火穿越晚清,纵浪,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75章 沙皇之剑
可以说,李海洋的战略构想与此次侵华的沙俄大军元帅罗斯托克斯基几乎是不谋而合。现年五十多岁的罗斯托克斯基,身经百战,战场经验极其丰富,被誉为“沙皇之剑”,是尼古拉二世最为倚重的统兵大将。在沙俄军中,他享有极高的威望,几乎无人能及。沙俄大军从漫长的华夏北部边境大规模入侵,除了李海洋有意的下令收缩防御之外,罗斯托克斯基精妙又果断的指挥同样功不可没。他最擅长的就是这种大规模兵团作战,双方在广阔的平原战场上摆开阵势,你来我往,大杀四方,这是罗斯托克斯基最喜欢的战争方式。然而,除此之外,此人在战场上也极其擅长权谋,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战术,令对手防不胜防。
罗斯托克斯基的军事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沙俄一个军事世家,自幼便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年轻时,他曾在高加索地区与当地的山民作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后来,他又参与了俄土战争,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屡次击败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赢得了沙皇的赏识。尼古拉二世登基后,罗斯托克斯基迅速崛起,成为沙俄军队中最具影响力的将领之一。他的战术风格以大胆、果断着称,常常能在看似不利的局面下,通过出其不意的策略扭转战局。
此次侵华战争,罗斯托克斯基被任命为沙俄大军的最高指挥官,肩负着为沙俄帝国开疆拓土的重任。他深知华夏北部的广袤平原适合大规模兵团作战,因此他精心策划了这场入侵行动。沙俄大军在他的指挥下,迅速突破了华夏北部的防线,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李海洋虽然有意收缩防御,试图通过战略纵深来消耗沙俄大军的战斗力,但罗斯托克斯基的指挥艺术却让这一策略难以奏效。他不仅善于调动大规模的兵团,还能够在关键时刻通过灵活的战术调整,打破对手的防御部署。
在沙俄大军进攻到秦岭一线的时候,罗斯托克斯基敏锐地意识到了潼关的重要性。潼关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中原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谁控制了潼关,谁就掌握了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罗斯托克斯基深知,如果能够迅速攻占潼关,沙俄大军将能够长驱直入,直捣中原腹地,彻底瓦解华夏的抵抗力量。因此,他一方面命令大军包围西安,做出一副准备强攻西安的架势,试图吸引华夏军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他却秘密地派出一支精锐的装甲部队,星夜疾驰,打算抢先攻占潼关。
这支装甲部队由沙俄最精锐的坦克和装甲车组成,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火力和机动装备。罗斯托克斯基亲自挑选了这支部队的指挥官,确保他们能够迅速而果断地执行他的计划。在夜色的掩护下,这支装甲部队悄然离开了主力部队,沿着一条隐秘的山路,向潼关方向疾驰而去。罗斯托克斯基的意图非常明确:通过出其不意的奇袭,迅速占领潼关,切断华夏军队的退路,从而为沙俄大军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这支沙俄装甲部队的目标,是潼关以北的黄河渡口,只要抢占了黄河渡口,沙俄的后续大军就可以渡过黄河天堑,拿下潼关指日可待,可以说黄河渡口的归属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一方。
对这一点,罗斯托克斯基看到了,而李海洋自然也能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