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四十九)
风云八百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四十九),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风云八百里,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一天,小弟子眨巴着大眼睛,一脸诚恳地问他的师父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有个朋友,他肺脏好像打了个结,胸口闷得跟堵了块大石头似的,喘不上气,还老咳嗽,动不动就悲从中来,眼泪哗哗的。您有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救救他呀?”
张仲景仙师一听,捋了捋长长的白胡子,笑眯眯地说:“哎呀,小徒啊,你这朋友的症状嘛,用咱们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肺脏结,胸中闭塞,喘咳善悲。要是再一摸脉,发现脉象短而涩,那就更确定了。这时候啊,得用上咱们的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那可是专治这类毛病的。”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哎呀妈呀,听起来好高大上啊!那这汤怎么做呢?”
张仲景仙师悠悠地说:“别急,听我细细道来。这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材料简单,效果可不简单。百合呢,得挑七颗,记得要先洗干净,把上面的沫子去掉,这百合啊,可是润肺止咳的高手;贝母三两,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15克,它能化痰止咳,清热散结;茯苓也是三两,15克,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对于胸闷可是有一手;桔梗二两,也就是10克,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专门对付咳嗽气喘。把这四样宝贝放一起,加水七升,也就是现在的7000毫升左右,大火煮开,小火慢炖,直到剩下三升,也就是3000毫升的精华汤液,然后把渣子过滤掉,一天分三次,每次喝个1000毫升,温温的喝下去,保证你朋友舒服多了。”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嘴里念叨着:“七颗百合,三两贝母,三两茯苓,二两桔梗……这简直就是中药版的‘神奇四侠’嘛!”
张仲景仙师笑着摇头:“不止如此呢,要是你朋友还咳出血来,胸口疼得要命,那可是病情有点加重了,这时候就得换上咱们的葶苈括萎桔梗牡丹汤了。”
小张惊讶地张大了嘴:“咳咳咳……还升级打怪呢?这汤又怎么做?”
张仲景仙师继续讲解:“这葶苈括萎桔梗牡丹汤,听起来复杂,其实也就那么几味药。葶苈三两,也就是15克,得先炒一炒,它是泻肺降气,祛痰平喘的好东西;括萎实,挑个大的,捣碎了用,一个就够了,大约也是15克左右,它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桔梗还是三两,15克,老朋友了;再加上牡丹皮二两,10克,活血化瘀,清热凉血。这四样材料,加水六升,也就是6000毫升,煮到剩下三升,也就是3000毫升,同样去渣,一天三顿,每次一升,温暖你的心,也温暖你朋友的肺。”
小弟子听完,简直要拍手叫好:“师父,您这药方简直就是中药界的‘复仇者联盟’啊!每一味药都有自己的超能力,组合起来,那威力杠杠的!”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没错,小徒啊,中医的魅力就在于此。每一味药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和作用,通过巧妙的搭配,就能解决人体的各种小情绪、小毛病。”
“不过啊,咱们得说清楚,虽然药方神奇,但也不能乱吃。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不一样,所以用药前最好还是找专业医生看看,对症下药才是正道。”张仲景仙师语重心长地说。
小弟子连连点头:“师父放心,我一定转告朋友,让他别乱来。对了,师父,这些药材除了治病,还有啥好玩的故事或者小知识吗?我想多了解了解,以后也好在朋友圈炫耀炫耀嘛!”
张仲景仙师一听,眼睛一亮:“哟呵,小徒还想着炫耀呢!行,那我就给你讲讲。先说百合吧,这东西不仅药用价值高,还象征着纯洁、高贵。在古代,人们常用百合来比喻美好的情感和品德。至于贝母,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贝母吗?相传啊,是因为它的形状有点像贝壳,又因为它是治疗咳嗽的‘母亲级’药材,所以得名贝母,厉害吧?”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哇,原来百合还有这么浪漫的意义,贝母也有这么有趣的名字来源!那茯苓呢?茯苓茯苓,听起来就像个仙人的食物。”
张仲景仙师笑道:“你猜得没错,茯苓在古时候可是被视为仙药之一哦。传说有位神仙,名叫松龄,他常年服用茯苓,结果活到几百岁还精神矍铄,容颜不老。所以,茯苓就被人们赋予了长生不老的美好寓意。至于桔梗,它可是个多面手,既能治咳嗽,又能当野菜吃,古代人还常用它来制作蜜饯呢。”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师父,您这说的哪里是药材啊,简直就是一个个传奇故事嘛!这中医文化,简直太博大精深了!”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点头:“没错,小徒啊,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每一种药材,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自然的奥秘。学习中医,不仅要掌握药材的药性和用法,更要用心去体会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