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下地道
老夫年十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0章 下地道,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老夫年十八,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目前为止,可充电电池技术发展至此,不断发展,又因为技术成本问题用途有限,即使用于照明,使用场景也较少。
红国的手电筒发展跟国家工业发展一样,民国时期技术落后,电池进口,质量参差,纯进口的常规手电筒一个顶得上大城市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属于家用电器的一种。
赵东北小品中当年结婚时候家用电器只有一个手电筒,在后续几十年的农村地区,能有一个算是好的,民国根本别指望。
谢一城之前要不是在小鬼子仓库里面找着一些老式手电筒,家里也没有这些东西。
建国前,奉天兵工厂就能生产手电筒,被小鬼子攻占后控制住开始生产军用手电筒,供当地使用。
等东北解放到建国后,手电筒也纳入轻工业发展规划中,从东北到羊城、沪上、北平等多个地方城市开始进行生产。
羊城的虎头、沪上的白象等手电筒品牌逐渐开始生产。
现在大队跟小队手中也多多少少有一些手电筒,这是奉天工厂生产后进行下发的。
他们在山林中行动,如果遇到下雨或者下雪,需要点火点不着,手电筒虽然无法保证充电,可救急外出使用还是非常靠谱,怎么都比火把要强。
现在下地道中,也幸好是有手电筒,不然拿着火把进洞,万一哪颗炮弹真意外爆炸,真是全玩完,哪怕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几率也没人愿意这么赌。
没走几步路,谢一城手电筒微微摇晃看着周围,发现有些不对劲。
蹲下身,谢一城借着手电筒光亮脚下,眉头微皱,这脚下散落的,怎么看上去像是粪便。
“指导员,咋了?”
两人止住脚步,好奇地问着。
“你们之前下来,在里面看到啥东西没?”
谢一城也不嫌弃,伸手捡起已经冻成梆硬的粪便打量一番。
“啥东西?下来时候也没瞧见呐。”
战士有些莫名。
“这有东西在这过冬,往里走没见着?”
“没有,我跟队长也没往太里走,怕出意外。”
“那等会要注意了,里面说不准有东西。”
丢下手上东西,谢一城站起身,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将腰间的短刀取出。
瞧着谢一城提刀防备,两人也赶紧将枪拿起,被谢一城瞬间喊住:“不到遇上生命危险,不要在里面动枪。”
进入地洞都是炮弹,要是里面真有东西用枪射击打中炮弹,要是真炸了,那更玩完。
两人听着谢一城的话,赶忙将枪放下换成刀,跟谢一城一样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持刀,警示四周。
刚刚下来时的坦然消失,瞬间警惕起来。
“指导员,这里面那东西是啥?不会是山神爷啥的吧?”
“这地方山神爷能进来?那要挤成啥样才行。”
谢一城没好气道:“顶多下来一头狍子,可狍子粪跟刚刚看到的不一样,再说狍子也不猫冬,来这干啥。
“这地方下来的顶多就是一头獾子啥的,个头大不了,把心放肚子里去。
“我拿刀是怕警醒了那东西,獾子惹急了上来咬一口,真要是咬到人,咬块肉都算好的,真要是给手指头咬掉那可就是事大了。
“要是位置不对,一口咬到牛子,就等着今后媳妇守活寡吧。”
谢一城这么一说,两人下身一凉,忍不住缩了缩。
实际上谢一城也没有诓两人,真要是狗獾这东西,要是不注意,真能给人咬掉一块肉下来,这东西可凶着呢。
远房表亲可是平头哥,那家伙能追着怼到死都不带歇,气性可大。
说上两句,几人继续入内,走在身后的战士跟谢一城介绍着之前下来看到的情况:“刚进去两边是炮弹箱,堆起来比人还高,左右两边都堆满了。
“我跟队长还看了几箱,里面炮弹大小还不一样,口径有差,不过队长说大多是算中小口径,大口径在山里用不着,搬运也麻烦。”
身后的战士是之前跟刘名一起下过的战士,对里面还是有些熟悉,跟谢一城小声介绍着。
谢一城一边听着战士解释情况,一边拿手电筒照着周围的木箱打量着。
确实跟战士说的一样,走进地道后四周变宽,周围都是木质炮弹箱,堆积的比人还高。
手电筒哪怕因为时代技术限制没办法照射太远,昏暗中也能想到远处还有,堆积数量可是不小。
战士走在最后,快走几步到最前排,领着谢一城来到一处木箱处:“指导员,这个就是装毒气弹的箱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