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公孙水荷的新生
择失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3章 公孙水荷的新生,生死无惧的我愈战愈勇,择失忆,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吕...吕大人,他究竟做了何事?\"
公孙水荷以低沉的嗓音询问,那声音如同深谷中的微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过往,吕超之事,无论其行径或心念,皆未曾入她之眼。
于她而言,吕超侵犯仙门之利益,其罪当诛。
然而时至今日,仙门之荣辱与她无关,她尝试从另一角度审视吕超,试图理解他的所作所为。
\"吕大人之举,可谓丰功伟绩,他拯救了我们所有人的性命。\"
小翠提及吕超,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言语间满是激动。
她有千言万语欲倾诉,然则,身为乡野村妇,词穷语拙,话语堆积过多,反不知从何说起。
相比之下,陈大山见识广博,条理清晰,缓缓道来。
\"吕大人遏制世族权贵,为庶民谋福祉。\"
\"他革新官制,提拔基层小吏,衙门自此不再鱼肉百姓,而成为真正为民办事之所。\"
\"他改革军制,像我这等老迈无力,家中唯幼子相伴的老兵,均被安排退役,临行前,还赐予一笔丰厚的遣散金。\"
\"他减轻赋税,使百姓得以喘息,重获生机。\"
\"他提倡农业与工业并进,提升工匠地位,冀州因而涌现无数就业良机。\"
\"他在各郡县城镇开设学府,让平民子女亦有机会接受教育。\"
\"他...\"
陈大山一开口,滔滔不绝,似乎永无止境。
公孙水荷静默聆听,她能感受到,每当陈大山提及吕超,他的双眸仿佛燃起了熊熊烈火。
那是一种即便未曾亲见,只需一声号令,便愿为其献身的忠诚之光。
通过陈大山的叙述,她感受到了吕超对如陈大山这般平民的深远影响。
然而,她的心中并未产生深切的共鸣。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她自幼生长于锦衣玉食之中,从未体验过底层庶民的艰辛生活,故而无法真切体会到吕超的举措,对百姓意味着何种福祉。
鉴于此,她并未轻易下结论,而是暗下决心,要亲自深入民间,体察庶民的真实生活。
低头,她饮下碗中之汤。
羊汤并不精致,山民烹煮之汤,因调料匮乏,远不及贵族盛宴之美味。
往日,公孙水荷定会嗤之以鼻。
然此时品尝,却觉心头暖意融融,一股温煦的力量在她体内涌动。
她决定驻足于虎头村。
小翠对她的到来,满怀喜悦,视之如亲妹。
尽管公孙水荷性格冷傲,但她尽力展现出最大的善意。
她随小翠一同耕田劳作,共制佳肴,同担清水...
在这个历程中,她未曾借助半点灵力,甚至亲自封印了自身的法力。
因为她渴望探索,在这个异界,那处于社会最低层民众的真实生活。
探究之后,她才惊觉,生活竟是这般艰辛。
太过悲惨了。
目睹陈大山踏入幽深森林狩猎,浑身伤痕斑斑。
凝视小翠日复一日汗水如泉涌,面朝苍茫大地,背承无垠蓝天。
她的心境发生了蜕变。
人非无情之物,怎可能无动于衷?
尽管陈大山与小翠举止粗犷,然而对她而言,却是生死相托之恩。
在过去,她那冷漠而高傲的本性,或许并不会承认这份情感。
但现在,经历了仙宗无情的抛弃,她终于领悟,人间的善意,何其珍贵。
于是,在她心底,陈大山与小翠已然被视作至亲,如同兄长与嫂嫂,是她在世间仅存的温暖。
这种转变,若让熟悉她的人得知,定会瞠目结舌。
因为,公孙水荷这般人物,竟有朝一日,从内心深处接纳凡人,实在匪夷所思。
更别提,她此刻并非无力,相反,她的修为正在逐步复苏。
然而,她却选择融入村民简朴的生活,不只是融入,更能够同理共情。
因此,愤怒在她心中燃烧。
“村民生活如此艰难,这怎可称为仁政?你们口口声声赞美吕超,我却认为,他名不符实!”
公孙水荷愤慨道。
她无法忍受。
这些辛劳对她而言不过皮毛,但对于陈大山与小翠,却是沉重的枷锁。
尤其如他们一般的人,并非孤例,单是冀州,便有成千上万。
公孙水荷满腔怒火。
她认为这是吕超的过失,身为巡天监的监正,兼任冀州之牧,你辖下的子民如此煎熬,你却置若罔闻。
这难道不是失职吗?
但这番言论,却让小翠惊恐不已。
“你怎能胡言乱语!”
她先是心生恐惧,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方才舒缓一口气,随即怒容毕现。
“你怎么能诋毁吕大人?他对百姓恩泽深厚,你怎敢出言不逊?”
小翠无法理解公孙水荷突如其来的怒意。
反而是她自己,怒气冲天。
公孙水荷闻言,眉头紧蹙,说道:
“这也能称作恩泽深厚?你们的生活,简直如同生灵涂炭!”
公孙水荷言辞尖锐。
这源于她阅历尚浅。
此话无疑触及了小翠的心灵。
“生灵涂炭?”
她冷笑两声,接着说道。
“随我来。”
她放下手中的锄具,引领公孙水荷,前往村落后的山丘。
公孙水荷一瞥之下,神色凝重。
映入眼帘的,竟是无数坟茔。
一座座隆起的土堆上,竖立着一根根朽木。
“这些都是在之前的旱灾中,不幸逝去的乡亲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