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佛祖的神秘旨意
择失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3章 佛祖的神秘旨意,生死无惧的我愈战愈勇,择失忆,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空见思考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整体的利益,他满是矛盾。
“佛子曾言,每个人心中皆有佛陀,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力,众生皆可成佛,见性即佛。如果我们此刻见死不救,又如何面对内心的佛陀呢?”
觉远持有独特的见解。
佛门不同于仙门的森严等级,他们热衷于辩论佛法,崇尚探讨和理性的论证。
因此,觉远并未盲目附和空见,反而提出异议。
他问道:
“若无佛子,我们来到大乾的意义何在?”
“小僧想请教长老,难道我们要空手而归,重返西土,默默无闻?”
这一问,直击空见的心灵软肋。
他的面色骤变。
“不,我们不能如此回去!”
两人目光交汇,共同忆起此行的使命。
他们并非单纯来东方传扬佛法,更像是背叛者的逃亡。
没错,他们是背叛者,尽管他们自认为握有真理。
时光倒流,回到觉远初返尼罗国的时刻。
他携带着吕超传授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大乘佛法的理念,充满热情地向众人宣教。
他原以为,所有人会像他一样,珍视这份馈赠。
但他过于天真。
在神秘的玄奘界,小乘教义宣扬,世间独尊佛陀,众生皆应顶礼膜拜。
然而,大乘教派坚信,每个灵魂皆有佛性,万物生灵即佛,洞察本性即可登临彼岸。
仅此一点,已然颠覆了传统的认知。
更何况其深远的内涵。
被视为异端邪说,被视为悖离正道。
这些沉重的指责,骤然降临到觉远的身上。
这正是吕超预见的景象。
觉远妄想将大乘佛法带回,期盼获得胜利的赞誉?
笑话,他必将淹没在质疑的风暴中。
然而,吕超忽略了一个细节。
就在他诵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向觉远传授大乘教法之际。
尼罗国的庄严佛殿中,出现了奇异的征兆。
这不是普通的异象,而是震撼天地的神迹。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令众多佛教高僧心中疑窦丛生。
他们能感知到,这些神迹源自东方的遥远之地。
如今,觉远携带大乘教法回归,无疑证实了这一猜想。
原来,神迹的显现,源于大乘佛法的诞生!
因此,不少高僧对大乘教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空见便是其中之一。
他带着审慎的心态,倾听大乘佛法的教诲。
若非觉远展示真章,定无法打动他,然而,觉远手中握有确证。
他在众人面前朗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顷刻间,空见感受到了无法言喻的震撼。
他如醉如痴地探究经文与大乘教法的深意。
最终,他成为了大乘教法最坚定的支持者。
因为空见等高僧的转变,觉远的局面终被打破。
大乘教法得以广泛传播,众多信徒在看到高僧们的认同后,抛却成见,纷纷研习。
随后,声势渐涨。
然而,大乘教法的兴起,不可避免地与保守的小乘教派产生了冲突。
对立愈演愈烈。
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
矛盾逐渐激化,佛教内部产生了裂痕,甚至出现了激烈的较量。
此时,空见等人保持了清醒。
他们的使命是弘扬大乘教法,而非争辩胜负。
只要大乘教法得到普世的认可,自然便超越了小乘教法。
这一逻辑,无人能驳斥。
保守派亦深以为然。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带领大乘教法的坚定信仰者,背井离乡,走出安逸,东行至神秘的东方,寻找佛子,探寻佛法的真义!
这是佛教史上最重大的抉择。
虽仅有十万信徒启程,但他们皆为精英。
特别是十几位铸就金身的罗汉离开,更是抽空了佛教界的精锐力量。
世间佛教从未经历过如此剧烈的动荡。
革新派视吕超为佛子,是佛祖派来引领他们前行的天选之子。
保守派则认为吕超是恶魔,他的存在动摇了佛教根基,引发了分裂。
故而,如今的局面微妙而复杂...
保守的法师们冷漠注视,等待着改革者的挫败。
而改革者们则燃烧着信念,渴望成就伟业,狠狠地反击那些保守者们的傲慢。
这一切,皆因他们誓要实现“圣法东传”的宏愿。
于是,吕超的地位在他们心中何其关键。
一想到吕超,再忆起佛教,空见的目光逐渐坚如磐石。
“你说得对,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挽救佛子!”
“我们远赴东方,恰逢佛子陷入困境,这不是偶然,这定是佛陀的启示!”
“在东方,佛子被视为圣哲,若能解救他,将让天下众生皆知我佛之道,这对我们至关重要!”
他再无半分迟疑。
“佛教将会不顾一切,协助吕超,对抗仙界!”
觉远闻言,欣喜若狂。
他双手合十,回应道:
“长老所言,正是真理,况且,我们未必会败于仙界!”
空见眼中掠过一丝困惑,问:
“此话怎讲?”
在他心中,最好的设想就是竭尽全力,护住吕超。
战胜仙界,他从未敢奢望。
以他们的力量,不可能达成。
“东方有个谚语,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仙界倒行逆施,企图抹去佛子,此举必引天怒人怨。我等身为西方来客,尚且为佛子而战,大乾帝国难道竟无人愿意援助佛子?”
觉远轻轻一笑。
“长老请看,小僧敢断言,帮助佛子的人,绝非只有我们!”
空见听罢,淡然一笑。
“如此,那就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觉远深深吐出一口气。
“佛子安心,有小僧在,小僧必定前来救你!”
此刻,传播佛法的使命暂且搁置。
首要之事,是实施营救佛子的行动。
只是,是否有人和他一样,怀揣着相同的决心呢?
萧韵秋的手指向着古老而神秘的问仙坊,她的眼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对着公孙水荷轻声细语:“让我们来一场灵魂的试炼吧。”
“规则很简单,”她缓缓道,“我将你送入问仙坊,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都不会干涉。如果你能让仙门认同你的灵魂,释放你的枷锁,那么,你便重获自由。若否,则你必须自行归返,继续接受命运的洗礼。”
“你准备好了吗?”她问,声音如同山涧清泉。
公孙水荷的内心充满了疑惑。这试炼有何深意?在她眼中,这一切似乎毫无必要。然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见了一线光明,一线逃离黑暗的希望。回归仙门,那是她心中的圣地,一个充满温暖与光芒的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