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布局深化与危机应对
愚拙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1章 布局深化与危机应对,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愚拙夫子,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腐国那片衰败的船厂区域,往昔的热闹与繁华已如过眼云烟,只留下破败不堪的厂房和锈迹斑斑的设备。萧瑟的寒风肆意穿梭在空旷的厂区,发出尖锐的呼啸,仿佛是在为这些曾经辉煌的船厂奏响一曲哀伤的挽歌。腐国法院迫于无奈,将这些资不抵债的船厂挂牌出售,然而,漫长的时日里,却无人问津,这些船厂就像被世界遗忘的弃儿,在风雨中渐渐腐朽。
刘铮得知这一消息时,正在指挥部中研究军事地图。他的目光原本专注于地图上的战略布局,听到这个消息,眼中瞬间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犹如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绝佳机遇。刘铮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拨通了杰斯的电话,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杰斯,这是我们拓展海外产业的黄金时机,利用股市上做空的资金,把这些小型造船厂全部收购。这不仅关乎我们的经济利益,更对我们的战略布局有着深远影响。” 他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腐国的位置,脑海中已然开始勾勒未来的产业蓝图,那是一幅宏伟壮阔的画卷,承载着他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无限期许。
杰斯接到指令后,深知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他迅速投身行动,委托多个公司,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原价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成功收购了几百家小型造船厂。在收购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一些当地势力嗅到了利益的味道,试图从中作梗,他们或是煽动工人罢工,或是在收购文件上设置障碍,想要分一杯羹。但杰斯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冷静的头脑,巧妙地化解了这些阻碍。他坐在办公室里,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各种复杂的局面,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完成刘铮交代的任务。“这些船厂是我们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杰斯暗自思忖,眼神中透露出破釜沉舟的决心。
对于已经基本完工的船舶,杰斯精心安排,装上材料,让海运公司的海员直接运往新国的造船厂。同时,他亲自前往欧洲沿海国家,在热闹的招聘现场,与应聘者们面对面交流。他的眼中闪烁着热情的光芒,向这些人描绘着未来的发展前景:“加入我们,你们将参与到一项伟大的事业中,不仅能获得丰厚的报酬,还能在一个充满机遇的平台上施展才华。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帝国,而你们,将是这个帝国的重要基石。” 在他的诚挚邀请下,大量优秀的人才纷纷加入,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些工人和技术人员来到船厂后,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日夜奋战,将部分没有完工的船舶全部完工,然后带上购买的材料驶向新国。新国作为自卫军的物资储存地,地理位置优越,战略意义重大。未来一旦米国战败,华夏收复菲国和弯弯,这些材料将被运往华夏沿海各大工业区和造船厂,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为国家的复兴注入强大的动力。
杰斯还指挥着将最后建好的船,把码头和船坞的所有机械设备拆卸装船,经南海运回华夏国。他精心规划着每一个步骤,尽量将各个船厂快要完工的船先完工开走,还有二分之一以上工期的,待到第二期再建造。在欧洲请到的三万多工程技术人员,一个月时间清理了五十多个船厂,但他仍在马不停蹄地继续招收造船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刘铮给他的指标是最少五万人。他深知,只有足够的人才,才能支撑起庞大的产业发展计划。
与此同时,华夏沿海的第一旅、第三旅、第四旅、第五旅和第六旅防区,正掀起一股建造造船厂的热潮。每个造船厂都建有十个超大型船坞,至少一百个新船厂在建设中。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然而,随着建设的推进,人手短缺成为了一个棘手的大问题。五万人,平均分配到每个船厂也就五百人,如果不增加造船工人,一年也建造不出多少渔船和渔船配套的船舶。这就像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杰斯投资公司的这些动作,在田雨的情报中心和第三旅的紧密配合下,进展得颇为顺利,刘铮因此不需要过多参与具体事务。但他并没有丝毫懈怠,此刻的他,正时刻盯着熊国和 d 国的战斗局势。指挥部里,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前线的战况,参谋们脚步匆匆,进进出出,气氛紧张而压抑,仿佛能拧出水来。
看着熊国凭借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将整团、整营的坦克,整团的飞机补充到前线,成功将没有得到重武器补充的 d 国联军阻在前线阵地上动弹不得,刘铮心中既有欣慰,也有一种紧迫感。“熊国的抵抗虽然顽强,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刘铮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他深知,仅靠金陵装甲车制造厂每月生产的五十辆坦克和一百辆装甲车,远远无法满足自卫军的需要。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军事装备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