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孙权已成为一代雄主
黛绿不是妃子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5章 孙权已成为一代雄主,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黛绿不是妃子笑,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瑜在京口修养,有一点好处,那便是隔三岔五便能见到孙权,或是周瑜前往北固山拜见,或是孙权亲自来周瑜家中探望。
此时,刘备来江东寻求合作的事宜已渐近尾声,孙权判断:“刘备也该说告辞离开了。”
于是,孙权借探望周瑜病情之机,前往周瑜家中,与他探讨有关刘备、荆州以及江东未来对益州的规划。
孙权还告诉周瑜,他打算在京口招募一批能工巧匠,大力支持他们研发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春秋战国起,海上活动就已兴起,人们对航海的了解逐渐增多。人们将九州之外不同水域划分为北海、东海、南海。人们早已了解‘百川归海’之地理规律,并开始在沿海巡航。”
孙权对开发海运很有想法。
“秦汉时代,远洋航海兴起,人们已开始利用季风航海,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并应用于航海活动。对潮汐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水面的涨落,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揭示潮汐成因与月亮活动有关,并提出航海时可借海潮流向进出港湾的方法。”
孙权手持地图,指着长江连接东海的出海口,目光望向辽东半岛的方向。
“如今情况,我们利用江东在造船业方面的优势,继续发展海运。我们若能通过海运与辽东半岛建立联系,定能事半功倍。”
孙权的意图显而易见。如今曹操占据整个北方,手握强大的骑兵和陆军,一心想要挥师南下,攻打江东。曹操虽水兵作战能力不足,却也花了大力发展水军,企图从巢湖突破,撕开江东防线。
孙权也绝非坐以待毙之人:“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孙权一直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早些年,江东人口不足,土地开发程度低,水系发达,夏季常发水患,内部山林起伏,山越人时常作乱。面对这些问题,孙权逐一加以解决。
土地开发不足,孙权便鼓励屯田,发展农耕,让百姓安居乐业;人口不足,便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人口流入,迁徙调配,鼓励生育等。
而江东缺少战马这一严峻问题,孙权更是重视。
“放眼九州大地,北方是天然的养马场!”可曹操横亘其中,孙权难以与蒙古、乌桓等地建立联系,难以通过贸易获取战马。
离孙权最近且最易抵达的地方便是辽东,孙权想与辽东建立关系。
周瑜听完孙权好大一番话,对孙权的决策表示十分支持:“将军既然有此打算,可派遣使者前往辽东,与他们洽谈合作。”
尽管公孙康可能因曹操的压迫而拒绝孙权的使者,但周瑜认为值得一试。
谈话间,孙权再次关切地询问周瑜的身体状况:“公瑾务必好好保重身体,未来事务繁多,哪一桩哪一件不需要公瑾你出力呢?”
周瑜点头应下,对于好好养病,待身体完全康复后再返回军营任职一事,他已不再抗拒,完全听从孙权安排。
孙权又告诉周瑜:“我预料刘备不久后便会向我们告辞,返回荆州。近来,刘备忌惮曹操的势力,且我们与他表面关系尚好,他还能守住江陵一线。但刘备也想拿下益州。”
孙权与周瑜分析,江东对此需做两手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