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明的藩王,不应该是种猪
圆圆滚滚土豆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 大明的藩王,不应该是种猪,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圆圆滚滚土豆君,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藩王的权力已经被收回,自成…太宗皇帝靖难起兵,一举夺得皇位后,因为担心其他藩王效仿,所以削弱了各个藩王的势力,并下令藩王无故不得踏出封地。”
“而太祖高皇帝您当初留下的藩王供养制度,太宗皇帝限制了藩王的权力,只能在钱财方面多加补偿。”
老朱闻言,不满的瞪了两个朱棣一眼。
“你以为你是赵匡胤?玩杯酒释兵权?”
建文时空的朱棣和永乐朝朱棣尴尬的低下了头,不敢说话。
“老四虽然做的有些不地道,可是他好歹给自己的兄弟们一条活路,起码生活无忧。”
“太祖高皇帝,若只是一朝如此倒也罢了。”
“可是您定的藩王供养制度,那可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亲王岁禄一万石,郡王岁禄两千石,镇国将军岁禄一千石,辅国将军岁禄八百石,奉国将军岁禄六百石,镇国中尉岁禄四百石,辅国中尉岁禄三百石,奉国中尉岁禄二百石 。”
“而随着爵位降低,禄米逐渐减少,到了最低的奉国中尉,也有每年二百石的禄米,也能保证其基本生活条件远高于普通百姓。 ”
“嗯,咱是这样定的,这不是很好么?”
老朱穷怕了,建国后便想着让子孙后代过得好一点,想了许久才想出了这个制度。
“不,太祖高皇帝,您这个想法,本意是不错。”
“可是您忘了一点,您开国的时候,藩王数量有限,朝廷的税收还能承担这种供养制度。”
“但藩王宗室人口不是一成不变的啊,他们也会生子,子生孙,到了崇祯朝,各地造反不断,国家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全国众多藩王子孙多达数万人,这些人不是生产,全部依靠朝廷发放的禄米生活,一些地方的财政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当地藩王的供养费用,成为朝廷的巨大负担。”
“崇祯朝之所以糜烂至此,除了天灾人祸与贪官污吏横行以外,便是这趴在我大明江山上吸血的藩王了。”
朱厚熜叹了一口气,将这血淋淋的事实给揭开了。
其他久受藩王供养制度困扰的朱家皇帝们疯狂的点头。
但是这事儿乃是开国太祖定下的祖制,连太宗皇帝朱棣都不敢更改的制度,后世之君就更别提了。
老朱听到朱厚熜说的话后,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难看。
他抬起头看向殿内的其他朱家皇帝们,发现他们的眼中竟然满是认可。
老朱这下子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了,可是朱厚熜说的话又是事实。
他也看过了崇祯朝的奏章,其中有很多藩王在封地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的事。
“咱…真的做错了么?”
老朱脸色一白,喃喃自语道。
“太祖高皇帝,您的初心是好的,藩王制度在我大明创立之初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九大塞王御守边疆,震慑异族,这是抹不去的功劳。”
“但是再好的制度也需要跟随时代去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至。”
“大明的藩王,不应该是种猪!”
“朕的时空,那些宗室子弟被朕训练了几年后,全部投向了海外。”
“作为朱家子孙,岂能整日混吃等死,朱家的江山需要他们出一份力,我嘉靖朝,不养闲人。”
“朕派了一万宗室子弟,带着大军前去海外,能打下多少地盘,就吃下多少地盘,只要以大明为尊,年年朝贡,朕不介意他们在海外建国称王。”
接着,朱厚熜便跟在场的朱家老少们讲了一段,他是如何让那些混吃等死的种猪藩王们,变成殖民海外,为大明开疆扩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