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莲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章 忠孝不止周公梦 神仙本是凡人封,马头墙映世清徽,慈莲笙,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等到程衡的目光落回到管殷身上时,管殷的目光又刚好聚到二人手中的那张宣纸上:“这个故事倒是比我自己写的好得多,也算得上是……亲身经历。”
“沉浸互动,这样的剧就是我想要的。”
“比上一比,还是这黄山有灵,远比我当初那个剧有意思得多。”
程衡也并没有顾忌眼前人正是之前被自己强“拉上贼船”的“幸运观众”。
时间久了,程衡甚至有些不习惯梦里没有管殷的日子——倒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情感,只是在这样孤身一个人的世界里,程衡已经把管殷当做了一个依靠。
无论是可以依赖的依靠,还是代表了现代世界的依靠……程衡沉溺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在依靠管殷的存在,提醒着自己要想着如何回去。
回去,有自己想要发展的戏曲事业,有自己的家人、同学,有那个应该得到惩治的“老板”!
“或许你可以写出来一个更好的。”
“你不觉得这诗奇怪么?之前没有同你讲‘集句’的规范,倒是我的问题。”提到了沉浸互动,程衡也想起自己刚才升起的心思分明是在这四句诗上,竟不知不觉的偏了题。
“我看她前面都是已经有过的诗句,就照着做了,倒是真的不知道这当中应该怎样做。”
“那时候我还小的时候,有个带我入行的好朋友,跟我说这叫‘集唐’……”程衡讲起问题的样子,说实话,到真像是个成长起来的老师了,“其实这应该叫‘集句’,只不过大多数人一般都用的是唐诗,其他朝代的诗句用的比较少,这才也可以称作‘集唐’。”
“至于说这‘集句’,你可以看得出来,分明和正文的内容关系并不算大。这是因为我们一般认为‘集句’很多时候就像是打破了戏剧的第四堵墙,这当中有一部分并不是剧本的内容,而是作者未尽之意。”
“作者未尽之意……”这下管殷倒是明白为什么自己之前那一段会被看出质量明显与以往不同了。
这原本不是自己的故事,让一个家庭美满的人去写一个人生经历坎坷的人有怎样的心态,自然是不容易的。
若是处处留心观察的剧作家,倒也许有这个可能……
“你也不用自怨自艾,能够写成你那样,已经很是难得了。”
梦不知何时能醒,再行于山间,两个人却已经心思各异——管殷想的是自己应该如何做好原身想做的事,怎样知道自己做的,不是一厢情愿。
而程衡,目光还在这薄薄的宣纸上。
青山无梦,青山无愁,自然没有文章值得青山来写。可这四句集句,分明更像是自己的心境:“文章辉五色,此情谁会得。”
程衡渴望自己的文字只为了自己的心境所写,就像是闲云野鹤,来去自由。可如果不靠着文章养活自己,自己总也得有维持生计的事情做。
就像是这一次,自己为了一腔热血放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钱,又该如何补得上这份亏空?——就像是自己这个重“耕读”的家乡,有多少学子真的从圣贤书中悟得了真正的道理,却不得不在那个封建的社会里,被权和钱所掌控?
“管殷,你说文章到底应该写什么?”
“写你自己想写的……当然,你也得挣钱。”
“戏曲和我们说是高台教化,初中老师带着读《海底两万里》的时候,又说科幻文写出未来的世界,是文学对与社会发展……”程衡忽然发现管殷加快了脚步,似乎是并不想参与他这个幼稚而充满了迷茫的问题。
“管殷?管殷!”
远处青松罩云雾,前方金光降太阳。程衡还没有追上管殷之前,自己心里先有了个想法——无论如何,自己要先写下去,推开一切艰难险阻的写下去!
“程衡?”
“程衡!写下去。”
“写!”程衡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猛然惊醒,睁开眼看见的却是一学堂的学生,自己梦中惊醒这一声,要原本低着头学海苦读的学生们顿时抬起头来。
原本在溜号的学生,因为早就发现先生的昼寝,此时已经有些憋不住笑声。
一个小插曲,自然不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倒是程衡自己惶恐了半晌,确定没有学生在私底下说自己闲话的时候,“意外”偷听到了学生们之间在讨论的墨。
“我爹说这汪氏的墨在他们那时候可是可遇不可求,这胡氏的墨正是师出汪家。”
来了,来了,主线故事终于来了!程衡表面自然是波澜不惊,内心已经是止不住的雀跃:“咳咳,你们在说什么?”
管殷的剧本写完了,自己这边最后一个剧本的主线故事也就要走完,因剧而起的这场孽缘或许也是时候结束,程衡想到这里,脚步都难免轻快。
当老师还蛮有成就的,程衡在想:如果自己做戏导做不下去了,或许也可以试试考一个教师资格证,教一教学生,培养出一批新时代爱好者;教一教外国人,让他们见识见识泱泱华夏。
“先生,我没……”
那么明显的墨块,当然是藏不住的,做学生的原本不希望先生来主持这一场争吵,可依旧没能成功在主动凑上来的先生面前瞒下来。
“先生,我父亲昨日为我买了块上好的墨来,他同我借,弄坏了还说我这墨不值钱,要用块闻所未闻的墨坊出来的墨,以次充好,来换给我弄碎了的这块!”
先前没有说话的学生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对着面前的先生大倒苦水。
“赔东西,自然要赔一块一模一样的。”程衡并不是偏私,面前这可是被不久后便被封做御墨,在后世闻名的墨。又是它创始人亲手做出来的,当然不会“差”。
只是孩提时代,珍惜的分明是旧物。
小学学写字的时候,刚才被允许不再用铅笔写字,而是改用钢笔的时候,程衡父亲曾送给过程衡一支钢笔。
后来,家里的小侄子长大了,程衡手中的签字笔也早代替了钢笔,父亲就把这支“没用”的笔送了出去……
答应给程衡更好的那一支,程衡已经忘记买没买了,却还记得那支再也拿不回来的笔。
更何况,刚才那小子说话时分明带着炫耀,程衡自然而然的想起小侄子凭着自以为的“胜利”,拿着那只钢笔在自己面前晃的时候——哪怕侄子上了高中,早就把那支钢笔忘到脑后的时候,还记的就过去和自己说一声“对不起”。
“是,我管你那墨好和坏,我就要你赔我这一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