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好消息?
追风大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7章 好消息?,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追风大肥,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归德府城城门大开,明明已经下午,但大股的骑兵却还是源源不断的驶出府城。
随后在刘宗敏的旗号下,向着开封方向疾驰。
而更早得知消息的开封,也早在一天前,便将河南发生的事情,通过驿站,发往了京师。
此刻京师。
宽大乾清宫内,崇祯坐在上首,看着眼前奏折,眉宇紧皱。
下方,王承恩拿着一封封军报,不断高声宣读出来。
“...故而南阳府与张献忠部的交战,湖广左良玉部损兵八百,军马器械无数,亟待朝廷补充。”
又念完手中一份报告,王承恩正要拿起下一封,上方的崇祯,却随手丢下奏折,面含恼怒和无奈的看向下方:
“诸位爱卿,关于河南眼下局势,诸位有何见解?”
崇祯不再处理政务,王承恩也放下了手中新的军报,随后喝了口水,微微润了润喉咙。
而在王承恩另一边,崇祯目光看去的方向,几个身着红袍的一品大臣,正坐在椅子上,面容严峻。
此刻崇祯发问,大臣们纷纷看向中间,一位儒雅异常,面容自带英武的儒雅老者。
看着所有人目光都看向对方,崇祯也是皱着眉,直接点名:
“丁启瑞,你身为兵部尚书,有何见解?”
东林把持朝政,朝堂上别的不好说,官员的仪容是极富气质。
不同于孙传庭的内敛,此刻丁启瑞仅是靠着外表,众人看去便觉得是一位顶尖儒将。
只是此刻这位儒将听着崇祯点名,眼底却闪过一丝慌乱与无奈。
为何?因为史书上对丁启瑞最多的两句评价,便是‘启瑞不知兵...’和‘故而遁走...’
他之所以能当上兵部尚书,除了能干的都被崇祯砍完了,没砍的也不敢上外,还有就是东林一脉的大力支持。
此刻崇祯询问对策,正如了历史上的评价,启瑞不知兵,不知该如何回话。
现场一时间有些沉寂,崇祯见此眉宇皱的更紧,正要带着责备开口,丁启瑞终于开了口:
“以下官拙见,还是应当尽快催促孙传庭出关。”
一句话开口,打破了沉寂,上方崇祯闻言后,脸色也稍微缓和了一些。
看着崇祯脸色缓和,丁启瑞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知兵,但察言观色揣摩上意,丁启瑞却知道的很。
而且让孙传庭出关,不仅能讨到崇祯欢心,也能给潼关的士绅大族,一个交代。
丁启瑞说完,周围东林大臣微微投来满意色彩。
孙传庭在潼关,乃至整个陕西三边,都在大搞查田,早就将山西的士族逼的苦不堪言。
虽然朝中眼下并无陕西一脉的大臣,但天下士族是一家,若是让其他地方看见孙传庭这么搞出了甜头,其他地方都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现场气氛随着这句话后,渐渐活跃了起来,崇祯也并非完全愚蠢,在丁启瑞这句话后,立即提出了异议:
“可眼下闯贼坐大,孙传庭也一直说兵新募不堪用,若是贸然出战...”
崇祯没有继续,此刻将孙传庭解释的话语说出来,不仅是心中确实有些担忧,也是希望有人能出来打消自己顾虑。
毕竟李自成的发展速度,已经完全超出了崇祯的预期。
再不想办法遏制,不等孙传庭出关,李自成就能打进京师了。
看着崇祯有些支吾,丁启瑞如何不明白崇祯想法?于是立即接过话头:
“微臣反对此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