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成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章 乙巳危局,三火之劫天机显,屈尊归来,周公成子,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钥匙?” 书生一脸疑惑。
“是的,一把火焰形状的钥匙。” 老者意味深长地看着书生,“据说,它就藏在持有者的体内。 ”
书生想了想,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石头表面纹理奇特,散发着淡淡的微光:“会是这个吗?这是我出生时握在手中的,家人一直让我随身携带。 ”
老者接过石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天哪,这是传说中的‘火种石’!它不是钥匙,而是比钥匙更重要的东西! ”
就在此时,远处的火光突然变成了刺眼的紫色,紧接着,整个天空都亮如白昼,炽热的气浪扑面而来。
“不好,第二把火也燃起来了!” 老者急切地翻开古册,却发现最后几页被一道无形的力量封住,无法打开。
“书生,快将火种石放在古册上!” 老者急促地说。
书生依言照做,刹那间,奇迹发生了。火种石与古册接触的瞬间,石头发出耀眼的光芒,古册最后几页缓缓展开,露出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奇异的图案。
老者快速浏览着内容,面色愈发凝重:“原来如此!三火齐燃并非全是灾难,而是一次天地人三道的重新平衡。 ”
“这是什么意思?” 书生满脸不解。
“意思是,这三把火,不能全部熄灭,而是要引导它们燃烧的方向!” 老者抬头看向书生,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而你,就是引导者。 ”
书生回望老者,忽然感到一阵眩晕,他的眼前浮现出无数奇特的画面:自己站在烈火中央,却毫发无损;手持水扇,指引着火焰的走向;最后,自己化作一道光,融入天地之间。
“我... 我该怎么做?” 书生艰难地问道。
老者神色严肃,目光坚定:“首先,你需要认清这三把火的本质...”
老者的声音忽然变得极为严肃:“这三把火不是普通之火,而是乙巳年特有的天象之变。赤马代表烈性之火,红羊象征蔓延之火,九紫离火则是命格之火,三火齐燃,普通人几乎无力抵挡! ”
书生脸色瞬间煞白,声音颤抖:“难道真的无解? ”
老者拿起火种石对着月光仔细查看,石面上隐约可见 “赤马红羊” 四个古篆小字:“有解,但需要特殊的方法。《太玄经》有云:‘乙巳年三火齐燃,灾祸连天,唯掌握三重秘法者可安然度之’ 。”
“是何秘法?” 书生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天空中的火光愈发强烈,京城方向浓烟滚滚,隐约有可怖的云彩在天际成形,一场更大的危机似乎正在悄然逼近......
三重秘法,初窥门径
老者指着古册上的图文,向书生解释道:“这第一重秘法,乃是‘以水御火’。你的命里带水,手中又有这水行扇,便是施展此秘法的关键。但这‘以水御火’并非单纯地用水去灭火,而是要以水之灵动,引导火势,让火的力量沿着特定的轨迹流动,不致失控。”
说着,老者拿起水行扇,在空中缓缓舞动,只见井中的水气随着扇动的节奏,凝聚成一条细长的水龙,朝着京城的大火飞去。水龙所到之处,火势果然有所收敛,但很快又再度蔓延。
“光这样还不够。”老者眉头紧皱,“火势太猛,仅靠水行扇,难以持久压制。这第二重秘法,名为‘心火归源’。乙巳年的三把火,最难化解的便是人心之火。人心中的贪嗔痴慢疑,在这特殊的年份被无限放大,化作熊熊心火,推动着灾祸的发生。”
“那如何才能让心火归源?”书生焦急地问道。
“需以正念定心,用慈悲为怀的心念,去化解心中的邪念。”老者目光炯炯,“你要以自身为引,向世人传递平和与善意,唤醒他们心中的良知。当众人的心火平息,这场灾祸便去了大半。”
书生若有所思,微微点头。此时,京城方向传来阵阵惨叫,火势愈发凶猛,滚滚黑烟遮蔽了月光。
“没时间了,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老者说道,“这第三重秘法,便是借助‘火种石’的力量,开启天地间的神秘通道,将多余的火势引入其中,重新平衡天地间的能量。但这秘法一旦施展,你将面临巨大的危险,甚至可能魂飞魄散,你可愿意?”
书生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说道:“为了天下苍生,我愿意!”
……
老者带着书生来到道观的祭天台,祭天台上刻满了古老的符文,散发着神秘的气息。老者将古册放在祭天台的中央,让书生将火种石置于其上。
“记住,一会儿你要全力催动水行扇,引导水气,我则会施展法咒,开启通道。当通道开启的瞬间,你要毫不犹豫地将火势引入其中。”老者叮嘱道。
书生深吸一口气,握紧水行扇,开始全力扇动。水气源源不断地从太极井中涌出,汇聚在祭天台上空,形成一片巨大的水云。老者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快速结印,随着一道道法印的打出,祭天台上的符文光芒大盛。
突然,天空中出现一道巨大的裂缝,裂缝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一股强大的吸力从中传出。书生见状,立刻将水云推向京城的大火,在水气的包裹下,火势被缓缓引向裂缝。
然而,就在火势即将全部被引入裂缝时,一股强大的反噬之力袭来。书生被这股力量震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火种石也脱离了古册,飞向空中。
“不好!”老者惊呼一声,立刻飞身去追火种石。就在火种石即将消失在天际时,老者一把抓住了它。但此时,老者也受到了强大的反噬,口吐鲜血,摇摇欲坠。
书生挣扎着起身,再次拿起水行扇,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剩余的火势全部引入裂缝。随着最后一丝火焰被吸入,裂缝缓缓闭合,天空中的火光逐渐消失,京城的大火终于被扑灭。
书生和老者瘫倒在祭天台上,气息微弱。片刻后,白眉道长和其他道士赶来,将他们扶起。
“师叔祖,您怎么样了?”白眉道长焦急地问道。
老者摆摆手,虚弱地说道:“我没事,这场灾祸总算暂时平息了。但这只是暂时的,乙巳年还未过去,我们仍需警惕。”
书生躺在地上,望着天空,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和众人。而这场乙巳年的三火之劫,也让他深刻地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
劫后余波,隐患暗生
京城的大火虽被扑灭,但城中一片狼藉,残垣断壁,焦土处处,百姓们哭声震天。幸存的人们在废墟中寻找着亲人和财物,空气中弥漫着悲伤与绝望。
书生陈风在青云观中修养了数日,身体逐渐恢复。然而,他的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那场惊心动魄的大火和百姓们的惨状时常在他脑海中浮现。
“真人,如今大火虽灭,但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艰难。我们难道就只能看着吗?”陈风找到老者,眼中满是忧虑。
老者长叹一声:“乙巳年的劫难,并非一场大火这么简单。虽然我们暂时压制住了火势,但天地间的平衡已被打破,接下来,恐怕还有更多的灾难接踵而至。当务之急,是要帮助百姓重建家园,稳定民心。”
于是,陈风与青云观的道士们一起,走出道观,深入京城,帮助百姓清理废墟,分发粮食和药品。他们的善举得到了百姓们的感激,一时间,青云观的名声传遍京城。
然而,就在众人忙于重建之时,一场新的危机悄然降临。京城中突然爆发了一种奇怪的疫病,患者高烧不退,昏迷不醒,且传染性极强。短短几天,便有许多人被感染,城中再次陷入恐慌。
“这疫病来得蹊跷,恐怕与乙巳年的天象有关。”老者看着疫病肆虐,眉头紧锁。
陈风心中一紧:“难道又是三火之劫的余波?”
为了寻找治疗疫病的方法,陈风决定再次翻阅祖传古册。他日夜研读,终于在古册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段关于疫病的记载。
“此疫病乃天地失衡,邪气滋生所致。唯有寻得山中的灵草,配以特殊的药引,方能制成解药。”古册上写道。
陈风将这个发现告诉了老者,老者听后,微微点头:“这灵草生长在深山之中,极为罕见,且周围常有猛兽守护。但为了救治百姓,我们必须一试。”
于是,陈风与老者带领着几名道士,踏上了寻找灵草的征程。他们深入山林,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处山谷中发现了灵草。然而,就在他们准备采摘灵草时,一只凶猛的巨熊突然从林中窜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巨熊咆哮着,向众人扑来。陈风等人奋力抵抗,但巨熊力大无穷,众人渐渐不敌。关键时刻,陈风想起了古册中记载的一种御兽之法,他试着运用体内的水气,向巨熊传递平和的意念。
奇迹发生了,巨熊的攻击渐渐停止,它的眼神变得温和,最终转身离去。众人松了一口气,顺利采摘到了灵草。
终得解药,天下大安
带着灵草回到京城,陈风与老者按照古册上的方法,开始炼制解药。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解药终于制成。他们将解药分发给患病的百姓,百姓们服用后,病情逐渐好转,疫病得到了控制。
随着疫病的平息,京城的重建工作也在顺利进行。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对未来也重新充满了希望。
乙巳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的种种经历,让陈风成长了许多。他明白了,灾难并不可怕,只要人们齐心协力,心怀希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陈风独自来到青云观的山顶,望着星空,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未结束,未来,他将继续用自己的力量,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
此时,老者悄然来到他身边,微笑着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乙巳年的危机虽然暂时度过,但天地间的变数无穷。记住,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颗善良和勇敢的心。”
陈风转身,向老者深深鞠了一躬:“多谢真人教诲,我定会铭记于心。”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这片历经磨难却依然充满希望的大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