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成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5章 常败将军,凭奸计搅乱九镇雄师,屈尊归来,周公成子,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鹤堂,这个在战场上常吃败仗的将领,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政治权谋。在靖难之乱后的动荡局势中,他表面对天元朝廷恭敬有加,背地里却用金银财宝贿赂、分化各路节度使。他还命人刻假碑文,挑起联军内部的猜忌;利用伪齐四圣祠,一点点瓦解着江南地区百姓对朝廷的忠诚。尽管军事才能平庸,但他对人心弱点的把握却精准无比。就靠着这般屈膝求和与奸险诡计,林鹤堂在权力的真空地带撑起了江南三镇割据的局面,为天元王朝的大厦悄然埋下了崩塌的隐患。
天元王朝最终走向灭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藩镇割据,而这混乱的源头,正是靖难之乱时投降的林鹤堂。
一般人印象里,能搞出割据局面的,那都是军事上的顶尖人物。可林鹤堂却是个例外,他在战场上总是打败仗,军事能力实在不怎么样。
一个投降过来的将领,还是个常败将军,怎么看都和“割据一方的枭雄”不沾边。但林鹤堂可不在乎自己的短板,他手段百出,虽然战场上老是输,却把朝廷耍得晕头转向。
这一切,还得从靖难之乱说起。
当年,叛将齐霸手下大将众多,林鹤堂在其中并不突出,被派到了战略意义没那么重要的庐州战区,那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至德二年,林鹤堂接到命令,去接替武令珣攻打南阳。这场仗成了他这辈子最“风光”的一战。当时,天元军将领鲁炅刚吃了败仗,带着剩下的士兵被困在南阳快一年了。城里粮食早就没了,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一只老鼠竟然能卖到四百钱,士兵们士气低落,毫无斗志。
面对这样艰难的局面,林鹤堂却毫无办法,攻打了好几个月都没能拿下南阳。直到鲁炅自己带兵撤退,他才“捡漏”占领了这座城。
也许是觉得赢得不光彩,林鹤堂带着手下人去追击鲁炅的部队。没想到,那些看上去饿得瘦弱不堪的天元军突然反击,把林鹤堂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他只能狼狈地逃了回去。
林鹤堂本想着趁势拿下襄阳,好好威风一把,结果不仅没成功,还丢了大脸,只能垂头丧气地退回南阳。
过了几个月,天元军成功夺回洛阳。林鹤堂一看形势不对,不等朝廷动手,就赶紧派人到洛阳,送上投降书,说自己已经真心悔过,希望能重新归降朝廷。
可能是当时朝廷忙着处理各种事务,林鹤堂又没什么名气,根本没人搭理他。林鹤堂热脸贴了冷板凳,觉得特别没面子。他见齐霸的儿子齐泰在江南站稳了脚跟,一不做二不休,带着手下又去投靠齐泰了。
林鹤堂这人毫无底线,反复无常,从这以后,更是把见风使舵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没过多久,邺城大战爆发。天元军一开始占上风,可后来因为内部起了矛盾,被打得大败。齐霸的部将齐耀祖打赢后,杀了齐泰,自己当上了伪齐的皇帝。林鹤堂不出意外,又马上投靠了齐耀祖。
乾元二年,林鹤堂成了齐耀祖的先锋大将,占领了洛阳。这战功听起来挺厉害,可实际上当时天元军早就撤了,洛阳就是一座空城,林鹤堂就是白白捡了个便宜,根本没靠什么真本事。
估计齐耀祖和他儿子齐宇对林鹤堂这个“不靠谱将军”也不放心,后来一直把他留在后方。
广德元年,叛军被天元军打得节节败退,齐宇逃到了莫州。林鹤堂一看伪齐政权快不行了,心里又开始算计起来。他对齐宇说:“您赶紧去幽州,让李逸仙派兵来救咱们。我就算拼了命,也会守住莫州。”
齐宇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说:“我们全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可就全靠你了。”
林鹤堂演技一流,哭得稀里哗啦,还拍着胸脯发誓。可齐宇前脚刚走,他后脚就把齐家人全都抓起来送给了天元军。
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林鹤堂花了大价钱贿赂朝廷官员,还亲自跑到大将军仆固怀恩的军营,又是磕头又是认错,说以后都听他的。
仆固怀恩担心朝廷用完自己就抛弃,就偷偷和林鹤堂、李逸仙、李忠臣、薛嵩这些原来靖难叛军的将领结成同盟。他向朝廷推荐林鹤堂做魏博节度使,李逸仙做幽州节度使,李忠臣做成德节度使,薛嵩做昭义节度使。
后来,这几个人各自占了一块地盘,形成了分裂的局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江南三镇之乱”。
就这样,林鹤堂靠着不停地换阵营和耍手段,成功从叛军将领变成了天元王朝的高级官员。
这份荣华富贵来得不容易,就像走在刀刃上一样。按道理,林鹤堂该知足了,可他好像对这种冒险的日子上了瘾,还想继续折腾。
他当上魏博节度使后,不断扩充军队,强行征兵,把魏博军的规模扩大到了十万人。还专门挑了一万个身体强壮的士兵当自己的贴身护卫,叫“衙兵”。
要知道,“衙兵”一般都是皇帝身边的护卫才能叫的,林鹤堂这么做,野心已经藏不住了。
在他管的地方,官员都是他自己任命的,人口户籍也不向朝廷上报,税收也都自己留下,根本不交给朝廷。虽然名义上他是朝廷的藩臣,可实际上一点臣子的本分都没尽到。
他在自己的地盘上,想任命谁就任命谁,想罢免谁就罢免谁,人口数量瞒着朝廷,税收也全进了自己的腰包,简直就像个独立的小朝廷。
最让人愤怒的是,他还在自己的辖区给齐霸、齐泰、齐耀祖、齐宇修了祠堂,叫“四圣祠”,逼着老百姓去祭拜。这明显就是想让江南的老百姓不再忠于天元王朝。
可是,天元宗对这个大恶人太宽容了。也许是之前武将叛乱把他吓坏了,这位大家都说好的皇帝变得胆小怕事,想靠施恩来感化这些凶狠的人。
天元宗只是让林鹤堂把祠堂拆了,对他其他的坏事都不追究,还把自己的女儿永乐公主嫁给了林鹤堂的儿子。
贪心的人永远不会满足,林鹤堂就是这样。他看天元宗好欺负,就更加嚣张,连朝廷派来的使者都敢羞辱。
公主的联姻根本满足不了林鹤堂的野心,他又盯上了邻居昭义节度使薛崿。
当时,原来的昭义节度使薛嵩已经去世,他弟弟薛崿接替了他的位置。昭义军管着六个州,地盘比魏博大多了,林鹤堂心里特别羡慕。
直接抢别人地盘,既不道德,还容易惹众怒。狡猾的林鹤堂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先哄着昭义军的马使裴志清造反,然后打着救薛崿的旗号,趁机把相州给占了。
天元宗知道后,气得火冒三丈:我对你这么好,你却这么无法无天,竟敢私自攻打别的藩镇,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马上给我从相州撤出来!
林鹤堂不但不听,还冷笑着说:“有本事就来把相州抢回去。”
他不但不撤兵,还接着扩大自己的地盘,又打下了洺州、磁州和卫州,甚至把卫州刺史薛雄全家都杀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