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成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2章 自古胡人多作乱,屈尊归来,周公成子,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安胖五手握燕京三镇地方的军权,麾下有十九万大军,这便是他胆敢起兵反对天元王朝的依仗。
安胖五和喜儿皆来自粟特族,也就是中国古籍中提及的“昭武九姓”。他们原本居住在河西走廊,然而后来匈奴强盛起来,占据了河西,将月氏人全部赶走。
九个姓氏分别为:康、安、曹、石、米、何,以及火寻、戊地和史。这些被称作昭武九姓的人,原本是月氏族人。他们被匈奴击败后,便开始四处迁徙。有的人迁至西域,有的人前往中亚,还有的人留在原地,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安胖五是如何进入天元王朝的,如今已无从知晓。天元王朝初期,历经诸多战事,打败了诸如东西突厥、高句丽、薛延陀、新罗、后突厥等国家,众多胡人纷纷前来投靠。为安置这些胡人,天元王朝设立了一些特殊区域,名为羁縻府州,让胡人自行管理,天元王朝则收取赋税。这些羁縻府州大多位于边境地区。
天元帝天宝年间,全国划分为十个大区进行管理,起初有九个称为蕃节度使,后来又增设一个(后来也改为蕃节度使),它们分别是: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和岭南。这些蕃节度使不仅手握兵权,还能管理地方事务,集军事与政治大权于一身,此举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
安胖五掌控着三个边疆大区的统帅大权,权力极大,他管辖着天元王朝东北的大片区域,包括如今的河北、山西、北京、天津、辽宁等地,并且掌握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兵马。
山西太原是河东蕃节度使的驻地,主要负责防御突厥。麾下管辖着:天兵军驻扎在太原、大同军位于朔县东边、岢岚军在岢岚、横野军在河北蔚县,还有云中守捉使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这些军队总计有5万5千人。
范阳蕃节度使的驻地设在幽州,即现在的北京,主要是为了防范奚族和契丹族的侵犯。
其手下管辖着多支军队:经略军在现今的北京市,威武军在密云,静塞军在天津蓟县,清夷军在河北官厅水库附近,恒阳军在正定,北平军在定县,唐兴军在河北白洋淀东边的漠州,横海军在沧州市东南,高阳军在易县。这些军队加起来,总共有9万1400多人。
平卢蕃节度使的驻地设在营州,也就是现在的辽宁朝阳,主要负责防御室韦和靺鞨。它手下管辖着几支队伍:平卢军在辽宁朝阳,卢龙军在河北卢龙,榆关守捉使在河北抚宁东边,安东都护府在辽宁锦州,这些兵力加起来一共有3.75万士兵。
安胖五率领的军队成分颇为复杂,当时正值王廷从征兵制向募兵制转变之时。天元王朝已有一百多年未曾经历大规模战争,人口日益增多,有专家推测,要喜叛乱前,天元王朝人口或许多达八千多万,土地不够耕种,原本的征兵方式难以施行,无地之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开始招募雇佣兵。
在天元王朝,王廷和蕃节度使都能招兵买马,他们主要招募失去土地的农民当兵。由于胡人大多不从事农耕,所以招募的大多是汉人。可以肯定的是,安胖五的手下大部分是汉人。但汉人与胡人的比例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己丑日,安胖五上奏章称:他手下的将士们攻打奚人、契丹人、九姓部落、同罗部落等,立下赫赫战功,希望能破例给予丰厚奖赏,还希望王廷将任命书直接交给他,以便他颁发给将士们。结果,一下子封了五百多个将军,还有两千多个中郎将。实际上,安胖五这是准备造反,先以此笼络人心。
公元754年,也就是要喜叛乱爆发的前一年,安胖五向天元帝请求:我带兵攻打奚人、契丹人、九姓胡人和同罗人等,立下不少大功。希望陛下能格外开恩,打破常规,直接为我手下的将士升官授奖,还希望陛下提前写好任命书,让我能在军队中当场宣布任命。
安胖五大笔一挥,直接封了500多人当将军,提拔2000多人做中郎将,企图以此拉拢人心。这些人皆是他的心腹,至于他们是胡人还是汉人,他并未明确说明。但从安胖五后来的行动来看,估计胡人占比较大,汉人较少。
倘若一个将军能统领2000士兵,那么500多个将军就能统领十万多士兵,再加上2000多个中郎将,安胖五此次任命几乎涵盖了他手下的所有士兵,如此一来,安胖五便完全掌控了自己的全部军队。
二月的一天,安胖五派他的副将李三去王廷上报,称想用三十二名蕃族将领替换汉族将领。天元帝当即下令,迅速办理相关手续,并给予这些蕃将任职文书。
公元755年2月,安胖五让他的副手李三前往王廷上报,打算让三十二个蕃族将领顶替汉族将领,天元帝竟然又同意了,几乎是他说什么便是什么。天元帝立刻让中书省拟定一道命令,亲自签字后,便将委任书发出。
安胖五计划用胡人将领替换汉人将领。到了公元755年11月,安胖五在范阳发动叛乱,率领十五万胡汉联军一路南下,其余军队则留守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