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盘古一号和开天系统
张九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盘古一号和开天系统,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张九离,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丁文军的特长是生产,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他也泡在了实验室里。
在与这些研究员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他的成长非常迅速,事实上,这种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
同时在接触了这些超前的电脑设备和仪器后,加上苏豫给他展望的未来,丁文军的认知层次也得到了飞速地跨越,就如何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情况,让信息化社会尽快到来,他也提出了很多实用性的建议。
四月中旬,他们就开始着手对已有的进口生产线开始进行改造,在苏豫空间里3d打印机的帮助下,进度出人意料的迅速。
四月底,两条初级的集成电路板和微处理器的生产线已然成形。
五月一日,正当北望特区召开“全区五一优秀劳动者表彰大会”的同一时刻,在苏宝集团总部旁边的某个秘密工厂中,苏豫按下了微处理器生产线的启动按钮。
生产线上的员工不多,除了投料喂料、观察数据和维护养护的人员,整条生产线几乎都是全自动的。
苏豫、丁文军和林起墨等一众人等,都站在出料口,紧张地等待着咱家第一块芯片的诞生。
一板采用16位数据总线和个3微米技术的晶体管,频率达到4.77mhz的微处理器缓缓地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林起墨小心翼翼地取下了一个,将它焊接到了早已经准备在一边的一台他们手搓出来最原始的“电脑”上。
“嘀~”
清脆的自检通过的声音犹如天籁之音,让众人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
成功了!
被苏豫命名为“龙芯一号”的第一块咱家自己的微处理器,在1981年庆祝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里诞生了。
而且是从生产线上正式生产出来的,这个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根据鹰酱Intel公司的大事记,虽然这个“龙芯一号”微处理器的各项指标与他们同期的技术水平相当,但能生产出来,对咱家而言就已经实现了巨大的跨越,也意味着站在了这一领域世界科技的前沿。
“我相信,有了这个第一代的龙芯,我们的技术会迭代进化得非常快,林教授,同志们,感谢你们的努力和付出!”
苏豫很激动,自己能生产出来,和空间里拿出来用是两个概念,成就感满满啊!
所有的研究员都毫不怀疑苏豫说得这一点,毕竟他们已经使在用几十年之后的那些电脑,技术路线清清楚楚,工作效率也是没得说,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进化需要时间,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需要时间。
解决了最核心的处理器的问题,其他各种各样应用型的集成电路从设计到生产,就都不是太大问题了,整个团队疯狂地运转了起来。
在打造生产线的时候,苏豫刻意安排了两套,在盘龙集团那边的高级别厂房中也同步安装了一条。
六月中旬,第一套数控电话交换机下线,并立刻投入北望特区进行电话线路的整体改造。
新设备的启用,几乎让通话容量和效率得到了指数级别的提升,这也让电话走进千家万户的成为了可能。
安装电话,立刻成了北望地区最热门的话题,一千元一台的安装费,对于已经富裕起来的北望人来说不算一笔吓人的开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