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野狼下山拖走了牛
张九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野狼下山拖走了牛,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张九离,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山林里的枯树枝遍地都是,苏豫一边找一边削,又扯了许多藤蔓,虽然枯了,但韧性仍在,捆东西没问题。
足足又花了一个多小时,削了六七十根小孩手臂粗的尖木棍,少部分埋在了土坑里,大部分捆扎成了几个带尖刺的木排。
用藤蔓将这些东西按特殊的方法安置好,土坑的陷阱并不是主要的,靠土坑肯定逮不住大家伙,他挖土坑的目的只是想抓一些小动物。
小动物可以放到空间里去饲养,大家伙就要靠另外那几个装置了。
装置的布局和摆放都有特殊的手法和要求,这些现在的猎户们是根本不会的,所以苏豫完全不担心那些野兽聪明到会识破他的陷阱。
用枯叶掩盖了痕迹后,就算仔细看也看不出来。
在更远的外围,用剩余的藤条又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套索,碰碰运气吧。
苏豫满意地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一路寻找着自己留下的标记往回走,这些都是他前世多年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下意识行为。
不出半个小时,他就出了大宝山。
回头看了一眼密密丛丛的山林,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有一个好的收获。
到家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赵小茹还在屋子里等着他。
看他灰头土脸的模样,赶紧打了水让他洗洗。
苏豫脱了棉袄,交给了赵小茹,又穿上了自己的旧棉袄。
收拾完后,两人一边说着话,一人抱着小毛豆,一人背着一竹篓红薯,就去了老丈人家。
赵玉贵吃了他们带来的烤红薯,也觉得很惊艳,对苏豫的说辞也没多想,却是对六亩地三万斤红薯的产量多了一丝丝的渴望。
徐冬秀是最高兴的一个,看着赵小茹手里的结婚证和放在炕桌上的水果糖,都忍不住抹了眼泪。
加上苏豫破天荒的居然还给家里带来了粮食,而且听赵小茹说家里的地窖里还藏了几百斤,不由得越看苏豫越是欢喜。
吃过了晚饭,苏豫给赵玉贵递上了一根大前门。
赵玉贵笑呵呵地点上,低头想了想,收起了笑容对苏豫说道。
“你说是山上的荒地里种的这些红薯,现在的形势虽然没有以前那么严了,但还是要小心,给人抓住了小辫子,我也护不住你。”
苏豫明白赵玉贵说这话的意思,78年年底,凤阳小岗生产队才诞生了第一份家庭联产承包合同书,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而现在,仍然是大集体时代,除了允许各家留几分种菜的地,所有地里产的、山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要上交大队,否则是要犯错误的。
不过元宝大队的地理位置靠山靠水,很多时候大队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分,也不会管得很严。
所以即便是饥荒最严重的年代,总体还算说得过去,勉强饿不死人。
那些纯粹靠地里刨食的地方,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户户外出逃荒要饭的村子不说是比比皆是,但绝不少见。
苏豫想到这些,心里也不免很是感慨。
“爸,你放心,我会小心的,那几分荒地靠近大宝山那边,一般人发现不了。”
赵玉贵一愣,心说,这小子胆可肥,敢到大宝山那边找荒地?
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难道以前看走了眼,这小子的蔫乎劲都是装出来的?
“那你更要小心,山里的野兽可多,野猪可是会刨地的。另外......”
赵玉贵又狠狠抽了一口烟,“你跟你那个教授老师的通信最好都烧了,以防万一。”
苏豫的这个说辞也不全是编的,这个邻居教授是真实存在的,前世也是这个教授把自己一手带出来的。
但是经历过十运会的人,心里都有一根弦绷着,赵玉贵这样提醒他,确实也是为他好。
苏豫是知道未来历史发展的,不过他也没解释,默默地应了一声。
晚饭后不久,大哥赵正吉和二哥赵正祥带着一家子都过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