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亩产八千斤,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张九离,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接过话头,“水稻、小麦、玉米都吃肥力,如果今年还是全部种这些的话,我觉得也够呛,是不是今年可以换些别的杂粮试试,也不知道今年乡里收购杂粮是按什么比例折算的?”

赵玉贵赞赏的看了沈云川一眼,点头道,“云川这个建议就很好嘛,咱在一块商议,就是让大家想想办法,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公社也考虑到了这个情况,开会的时候说了,今年的杂粮按三折算。”

大队会计赵大中挑了挑眉毛,“往年都是两折算,今年按三折算,好好规划一下,倒也是个办法。”

所谓杂粮或者粗粮指的是红薯、土豆这些,它们的亩产量能达到3000斤,而后世因为化肥的应用,亩产能达到5000斤,优质的品种甚至可以达到8000斤以上。

那些亩产达到2000斤的稻、麦、玉米,都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各种农业科技的加持下才达到的产量,放在七十年代,亩产几百斤是正常的,亩产千斤就是高产了。

赵玉贵看了看妇女主任田腊梅,田腊梅摇摇头,“我没啥说的。”

目光最后又落到了苏豫身上,赵玉贵象征性地抬了抬下巴,原本以为苏豫不会说什么,却不料苏豫竟然开口了。

“我研究过咱们元宝村的土壤,它非常适合种红薯,咱们这个地区的气候,也就是淮河靠北一些,如果合理种植的话,可以做到一年两熟。”

所有人的眼光都刷地落到了苏豫身上。

这小子平时都是蔫了吧唧的,说他是懒汉子一点也不冤枉他,啥事不做,除了看书,就会吃闲饭。

让他做个知青点负责人也就是挂个名,一则他是73年的老知青,二则又是大队书记的姑爷,现在大队的知青拢共也就十六个人,平时知青们其实都是沈云川在管着。

如今考上大学都要走了,突然说出来的话,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赵玉贵皱了皱眉,红薯他们这里也会种,但大多就是在偏僻或者不成用的小地块上种一些,他有些疑惑地问苏豫。

“那依你说的,两茬红薯该怎么种?亩产量有多少?”

“3月种的7月底收,7月底种的11月收,头茬5000斤,二茬3000斤。”

苏豫老神在在地说着,事实上他前世确实研究过元宝村的土壤结构,元宝村属于浅山丘陵区,其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最适宜红薯的生长。

同时,他也专门培育过一种红薯品种,就叫“元宝红薯”,甘甜适口、品质非常优良。

考虑到这个年代的农业条件,他说产量的时候还故意说少了。

不过,听苏豫说出一年红薯亩产总量8000斤的时候,除了沈云川,其他人都哄堂大笑了起来。

连建军笑得直抽抽,“你说啥胡话,亩产8000斤,打个三折也有2400斤,别说增产百分之三十,翻个倍还多了,咱元宝村那是要放卫星啊,哈哈哈!”

赵大中苦笑着直摇头,只有这书呆子能说出这种话。

张同富也笑得很开心,这个笑话不简单,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苏豫,要是你真种出来这亩产8000斤的红薯,我这大队长让给你干得了。”

赵玉贵正笑着,听到张同富说这个话,收起了笑容,心里嘀咕了一句:这家伙是借机给我上眼药吗?

苏豫也没在意,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正好趁各位领导都在,我也有个私事要跟大家伙说一下。”

众人收住了快乐的表情,都很好奇他想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都离开宗门了,谁还不是个天才了

重剑藏锋大巧不工

我在星际浪呀浪

豆米晨晨

开除学籍后,暗影灭考场震惊全国

夏日的烟火

综武:曝光神级绝学,群侠破防了

跨马执枪

我是足球小子

是止水哟

凡人修仙:我拥有一个秘境

执酒书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