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火热的北望大工地
张九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火热的北望大工地,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张九离,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繁忙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丁文军已经去北望一个月了。
林大龙打电话来说,小凤终于知道了丁文军的心意,自然是同意了,俩人现在正陷入热恋之中,听得苏豫一阵莞尔,段成君则骂小兔崽子有了媳妇忘了师父。
北望市大龙农业科技公司也顺利成立,总部放在了新规划的北望市工业区。
安永亮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来元宝大队一次,终于在苏豫的建议和反复斟酌下,确定了北望市“东扩南移”的总体发展规划。
而“东扩南移”的方向就是朗山县方向。
112工程对外宣称的是“国家粮食储备库”,而每天络绎不绝、南来北往前来提种子的各省车辆,都是在宝堰公社那边落脚,这使得宝堰公社的发展也异常的迅猛。
朗山现任书记岳奇峰和苏豫也是老熟人了,知道安永亮到元宝大队来,他也会赶过来。
他倒不是来凑热闹,对于朗山的发展,不听苏豫的意见,他心里也不踏实。
于是朗山的新城区采取了“南北双向扩张”的策略,老城区不动,往南发展未来的主城区,因为距离宝堰公社也就十几里地的距离,完全可以连成一片。
鉴于宝堰公社现在的功能,打造一个餐饮、住宿、服务、旅游为核心的朗山南城很适合。
112工程的种子向全国配给基本上会一直持续,这里必定会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农业生产资料大市场。
“苏豫,你的意思是在宝堰建设一个大型农资贸易市场?”岳奇峰兴奋地说道。
“不错,市场规模一定要大,整个新朗山就围绕这个市场做服务配套,这样朗山新城的建设一定会非常快。”
随着交流的深入,这个想法也在苏豫的脑子里逐渐成型,就像后世的义务一样,一个市场带动一个城市,以农业资料大市场带动朗山的经济发展,具备很强的可行性。
岳奇峰与安永亮对视一眼,心里也立刻对这个规划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不由得心里一阵叫好。
苏豫继续说道,“本身全国各省现在都要到112工程来领种子配给,一旦农资大市场建起来,连宣传都不需要,最新最全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朗山都能一站式解决,两位领导想想看,这个贸易量会是一个怎样巨大的数字。
这是朗山向南的发展规划,向北则是工业区,未来的目标是向北望靠拢,这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就是扩建北望到朗山的公路,要高标准、高规格,起码是双向八到十车道的那种。
如果从新郑市到北望市也能建设这样一条公路,那朗山融入北望,北望融入新郑的总体格局就会形成,便捷的物流必然会带来大量的投资,北望乃至朗山何愁不会起飞!”
作为重生归来的苏豫,自然知道未来的发展是个什么样子,这样的规划能让北望和朗山迅速地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会少走太多的弯路。
这种高屋建瓴的思路,顿时让安永亮和岳奇峰叹为观止,俩人同时一拍大腿,“成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干了!”
所以,截止1979年年底,从北望到朗山,在到宝堰公社,简直就连成了一片巨大的建设工地。
北朗特级公路、北望新城、北望南城工业园区、朗山新城、宝堰农资大市场同时开工。
这个年代的拆迁比后世要容易的多,建设队伍除了本地的建筑公司,也进驻了很多神秘的建筑队伍。
段成君的汇报材料,让三号首长的目光也非常有兴趣地经常审视北望地区的发展模式。
这使得从京城到省府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向北望地区大量倾斜。
这种积极的探索,因为有苏豫的存在,而成为了一种必然,所有大佬们都非常希望尽快能看到一个令人兴奋的结果。
宝堰的农资大市场虽然还在建设之中,但全力以赴建设的几家高中低档宾馆,在年底前都相继完工。
这个时代的宾馆谈不上豪华,但相较于普通的旅社,配套设施都已经算是非常完善了。
几家宾馆刚一开业就爆火,各地来112工程提货的车队都有了不错的食宿安排,大宝山的旅游资源也隐约有了冒头的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