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新农村建设掀高潮
张九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新农村建设掀高潮,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张九离,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元宝大队的大队委扩大会议,全票通过了苏豫建设新元宝大队的提议。
这么大的事,不可能不上报,请示报告送到了盘龙公社书记张同富的手里后,第一时间又被送到了朗山县书记赵登秋的手里,结果赵书记和岳县长一看,全都傻了眼。
这玩意大家都没经验,不敢拍板啊,元宝大队这是要翻天啊,这么大的动静,会不会涉及到路线问题呢?
汪丙炎拿到报告后,立刻被“新农村建设”几个字深深地震撼了!
赵登秋不一定知道,但他汪丙炎知道,这一定又是苏豫的手笔。
一边迅速向上汇报此事,一边亲自去了一趟元宝大队,他要亲耳听一听苏豫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
当汪丙炎看到那张元宝大队的规划图时,瞬间就走不动路了。
一个农村最基层的大队,如果都能迸发出像元宝大队的活力,这不就是改革开放的意义所在吗?
虽然元宝大队有其特殊性,但这个思路,这个发展的目标是可以借鉴的,这个成果是可以推广的。
于是一篇汪丙炎亲自操刀的调研报告,“论新农村建设的设想和展望”,刊登在了不久之后的内参上,引起了高层的强烈关注。
这件事苏豫并没有跟丁大昌说,他与汪丙炎深入交流后,相信汪丙炎有他自己的方法将这件事发酵,这也是他给出去的一个大大的人情,谁能接得住,就看谁的悟性和本事了。
改革需要从内而外的改变思想,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过程,需要更多人来参与,来推动。
只有这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探索和实践,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对小岗村的热烈讨论,一时间全部转移到了对元宝大队宏伟目标的期待上。
元宝大队没有等靠要,自来水厂和沼气站同时动工,新村庄的总体规划和管道预埋工程立刻开展。
能人赵平桂,就是给苏豫起新房的那位赵玉贵的叔伯兄弟,也干脆回到了大队,拉起了一支建筑小队。
照苏豫的说法,村里的活两三年内都干不完,村里人能干,干嘛不村里人自己干。
这也是苏豫希望看到的,未来的建筑大军离不开大量的农民工,这是苏豫给周边大队预留的一个好生计。
元宝大队加入建筑小队的人并不多,毕竟元宝大队现在被分流到酿酒作坊、育种基地、饲料厂等等地方的人已经很多。
于是苏豫让赵玉贵以大队的名义成立了一家集体性质的建筑公司,聘任赵平桂为负责人,以建筑公司的名义去别的大队招收建筑工人,不但待遇优厚,而且还会开展各种建筑技能培训。
于是乎,四邻八乡的青壮劳力无不心动,趁着农闲时间,纷纷加入。
建筑公司迅速壮大,半个月时间就扩展到了三百多号人,村里的几项工程的建设速度非常快。
大宝山山体中的隐蔽工程也已经接近尾声,苏豫让段成君协调了一下,请工程队每天晚上派一名技术骨干来元宝大队给建筑公司的员工上课。
当然,少不得野猪和地瓜烧送了一大堆,皆大欢喜。
这种专业的培训是很难得的,瓦工、木工、漆工、水电工,各类工种齐全完整的讲解,让新成立的盘龙建筑公司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成长起来。
当六月中旬,同意元宝大队成为农村改革开放试点大队的文件下发到盘龙公社的时候,元宝大队前期的配套工程已经完工。
张西公社受张西大队窑厂的启发,下属的几个二宝山南面的大队纷纷依托自己大队的自然资源,建起了红砖厂、砂石厂、石料厂,甚至还有一家大理石厂。
朗山县水泥厂因为需求量大增,岳奇峰迅速拍板决定加大投入,及时扩大了产能,一跃成为了朗山县的明星企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