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杨嗣昌自经;张、罗屠随州
明溪漱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8章 杨嗣昌自经;张、罗屠随州,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明溪漱石,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辛巳年(公元1641年)四月二十五日庚午,张献忠与罗汝才联合攻陷随州,随州知州徐世淳全家惨遭杀害,城中吏民被大规模屠杀,血流成河。徐世淳,字中明,浙江嘉兴人,其父徐以建曾任兵部侍郎。徐世淳精通天文地理和数学,于万历戊午年(公元1608年)因才华出众被推荐到地方为官,虽多次参加科举未能中第,但他还是通过选拔机制出任永嘉县教谕。刘香的残余势力仍在海上活动频繁,徐淳通过制定和实施多项计策,成功地保障了沿海地区的安宁,后又被任命为重庆推官。当时按照督师辅臣杨嗣昌的要求,五日内需要筹集一万斛的粮饷,若逾期未完成,就要被请出尚方宝剑予以诛杀。徐世淳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导致蜀地官民对其强硬作风颇有微词,他随后被改任为随州知州。
彼时,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叛乱势力正盛,随州成为军事冲突的焦点,徐世淳赴任前告诉儿子徐肇森和徐肇梁:贼军肆虐于襄阳、邓州以及随州一带,随州已是三度遭受破坏。然而,随州就像是郢州的屏障,保卫随州实则是为了守护皇陵的安全,我必然会选择在这里誓死坚守。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十月,徐世淳抵达随州,与众官员在关庙歃血盟誓,决心以死守城,并在南城谯楼下居住。他告诉属下说:我将与各位同僚枕戈待旦,将这座楼为我们的生死之地,誓与随州共存亡。
次年(公元1641年)四月,贼军攻陷襄阳和德安,徐世淳截获并处决了敌方探子。贼军了解到随州已有防备,遂全力攻打。期间,徐世淳三次派人向郢州求援,但巡道赵某无视求救信号,将报告扔在地上不予理睬。巡抚虽派出一名游击将军率军支援随州,赵某却命令其固守郢州,没有放行。徐世淳五天不吃不睡,始终身披铠甲,再次与众官员在关庙盟誓。二十五日,贼军大举进攻南城并派遣军队走小路,破坏北城墙后长驱直入。徐世淳派儿子徐肇梁将官印埋藏于官署后墙下,自己则骑马与敌军巷战,不幸颈部中箭,脸颊被刀砍伤,眼睛、鼻子等部位骨折断裂而坠马。即使身受重伤,徐世淳仍左手握刀、右手拿着装有官印的木箱,与贼军英勇搏斗,最终胸部中枪、腿部被砍断而壮烈牺牲。徐肇梁赶到现场,抚摸父亲的遗体痛哭失声,大骂贼军,贼军将他驱赶到老营中杀害。临死前,徐肇梁大声告知随州百姓官印的埋藏地点。徐世淳的妾赵氏、王氏以及家中的奴仆共十八人也全部遇难。贼军逼迫赵氏出来,她坚决不肯,贼军先杀害了她怀抱的幼女申姑,砍断了她的八根手指,但她依然顽强骂贼,贼军用刀砍她,并用土石砸碎了她的头部,杀了她。
三天后,来自吴地的石琳找到了赵氏的遗体并收敛安葬,赵氏的遗体与申姑紧紧相抱,胸前藏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约三寸大小的《金刚经》,于是将她们一同安葬。然而,徐肇梁的遗体始终未能找到。巡道因未能及时派兵增援而试图掩盖徐世淳壮烈牺牲的事实,幸好荆西道官坚决反对,湖北巡抚和巡按御史最终将徐世淳的事迹上报朝廷。徐世淳的儿子徐肇森也上京请求朝廷给予表彰,朝廷追赠徐世淳为太仆寺少卿,并赐予祭祀和安葬,同时荫庇一个儿子进入国子监学习,徐肇梁也附祀于随州和嘉州的祠堂。
戊寅年(1638)二月,张献忠曾攻破随州,知州王焘上吊自尽,这次再次失陷,徐世淳战死。王焘和徐世淳两位官员,无论先后,他们都以其卓越的贡献和壮烈的牺牲共同流传千古,成为不幸时代中的有幸之人。而且,徐世淳的死尤为惨烈,而随州的百姓所遭受的灾祸也更加深重。从戊寅年至辛巳年,短短四年间,随州两次遭受张献忠的侵略和荼毒,难道这一切仅仅是天命不济所致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