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漱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顾慥论辽事、河清、杨嗣昌奏岁饥,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明溪漱石,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八月二十三日戊辰,负责粮饷的官员杨嗣昌上奏道:我在应天府(南京)时,听说淮北地区的百姓因为粮食短缺,已经到了只能以草根、树皮为食的地步,甚至有些村庄全家妇女老幼只能依靠豆箕、菱秆勉强果腹。等我渡过长江后,发现灶户(煮盐工人)抢夺稻谷,饥民哄抢漕运粮食,各地乱象纷呈。人们都说这是由于去年歉收所导致的,然而江南地区并没有遭受严重的旱灾或水灾,不明白为何这里也呈现出一片混乱景象。一进入镇江,米价高达一斗百文铜钱,到了苏州、松江一带更是涨到了一斗米一百三十至一百四十铜钱,而且还在持续上涨。商船盼不来新的粮食供应,米店几乎关门歇业,普通百姓身无分文,私下里议论纷纷,甚至有人企图趁乱闹事。还有人张贴告示,号召聚集柴火焚烧官府和富户住宅,幸好当地官员及时采取手段将这些骚乱迅速平息。然而放眼望去,民生凋敝、财源枯竭,如今百姓尚且还能支持征讨叛乱,还能勉强缴纳赋税,只怕以后百姓自己陷入困境、成为盗贼,到时候又有谁来为皇帝缴纳赋税呢?

“百姓自己作贼”这六个字,不幸在接下来的十年间成为了现实。

译者注:1.原文中的“三韩”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中,指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辰韩、弁韩三个部落或王国,后来一般作为对朝鲜的统称。

2.顾慥的奏疏揭示了晚明时期辽东战事的真实状况以及朝廷在边防事务上的信息滞后和粉饰太平,他提出对辽东战事的担忧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重要的是财政压力和社会动荡。而且,他预见到了长期战事和自然灾害会导致民生困苦、财政崩溃,进而可能激发社会矛盾,造成国内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一论断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得到了印证。

杨嗣昌奏疏则生动描绘了明末淮北、江南地区的饥荒与社会动荡情况,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民众生活困顿,甚至出现盗抢、动乱的现象。他敏锐地指出,如果不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可能会导致民众自顾不暇,无力履行纳税义务,甚至走上叛乱的道路。这一预警在后来明朝灭亡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农民起义与社会动荡成为了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晚明时期面临的内外危机,既有边疆战事带来的军事压力,又有自然灾害造成的民生困难,加上朝廷治理不力、信息传递滞后,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激化。顾慥和杨嗣昌的观点与论述,为后世提供了审视明朝灭亡深层次原因的重要线索。

至于黄河变清,虽然这一自然现象在古代常被视为祥瑞,但作者计六奇也认为在国运衰微之时,期待黄河变清预示圣人出世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一观点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清醒认识,而非全部依赖于虚幻的天象预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数学教授重回日常

十页人缘

都离开宗门了,谁还不是个天才了

重剑藏锋大巧不工

综武:曝光神级绝学,群侠破防了

跨马执枪

王者:和职业女神同居,热搜爆了

凌凌吆

我是足球小子

是止水哟

凡人修仙:我拥有一个秘境

执酒书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