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完成第三代计算机,秦淮茹来上班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5章 完成第三代计算机,秦淮茹来上班,四合院:开局60,暴打众禽,一只山竹榴莲,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来,就是输入输出部件了。
在这一块,李阳也做足了文章。
除了必不可少的打孔纸带和控制台,他还加入了更先进的磁带机和磁鼓。
这两样在当时都属于高精尖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
但在小世界里,造它们却是轻而易举
李阳精选了 0.5 英寸宽的磁带,采用奇偶校验方式,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而磁鼓,则是他的得意之作
鼓体直径达到 8 英寸,容量高达上百万字节,转速高达 6000 转\/分,堪称恐怖如斯!
有了这两样利器,YN-1 的数据吞吐能力,将会远超同期的其他计算机
李阳在图纸的空白处,将磁带机和磁鼓的结构一一绘出,并标注了详细的技术参数
至此,一台完整的第三代计算机的设计图,已然初具规模。
李阳长出一口气,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环视四周,目光扫过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和图纸,思绪渐渐飘远。
他想起了自己穿越前的那个时代,那个个人电脑遍地,互联网四通八达的 21 世纪
那时的计算机,早已今非昔比。
以 YN-1 的性能,恐怕连 21 世纪的一部手机都比不上。
但在这个年代,在新炎国,它的出现,却将是划时代的。
它标志着新炎国计算机事业的新纪元,开启了无限光明的未来。
一想到这台机器投入使用后,将为新炎国的尖端科研注入多大的动力,李阳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站起身,将图纸整理好,小心地装入文件袋。
从明天开始,就要进入新的阶段了——外围硬件的准备。
机柜,支架,线缆,电源……每一样都不可或缺,每一项都需要精心设计。
李阳暗暗给自己打气:虽然研制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来日方长,未来可期!
他要以一己之力,让新炎国的计算机产业傲视群雄,让世界为之侧目!
夜色渐浓,窗外蝉鸣阵阵。
李阳关上台灯,悄然躺下,很快进入了梦乡。
……
次日清晨,李阳神清气爽地来到中心。
他迫不及待地拿出图纸,召集核心成员开会。
\"老张,就麻烦你帮我准备机柜和支架,要用上好的冷轧钢,尺寸就按图纸。\"
\"小刘,线缆你来负责,要用最好的铜芯线,信号线要屏蔽,电源线要额定 1000 瓦以上。\"
\"老赵,散热和除尘的方案你来设计,机柜内要恒温 25 度,灰尘要控制在 100 微米以下。\"
……
李阳一一安排着,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领命。
见大家各司其职,斗志昂扬,李阳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心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机器的轰鸣声和金属的敲打声汇成一曲奋进的交响乐。
老张带着几个得力助手,精心挑选材料,反复丈量尺寸,很快就焊接出了一个个规整的支架。
小刘则带着电工们,小心翼翼地排布每一根线缆,生怕有半点差池。那一道道五颜六色的线路,宛如一条条彩虹,给车间平添了不少活力。
就连老赵,也忙得不可开交。
他戴着老花镜,对着图纸反复推敲,时不时还要爬到机柜顶上,检查风扇和除尘网。
大伙儿看着这些造型独特的钣金件,都好奇极了。
\"李工,您这是要做啥啊?看着像是收音机,可又不大像。\"
\"就是,您就给透个底儿呗,这玩意儿该不会是什么国防项目吧?\"
面对众人的讶异和追问,李阳却只是神秘一笑,不肯多言。
他知道,时机未到,还不能掀开这神秘的面纱。
就这样,在李阳的督促下,计算机的外围硬件终于全部就绪。
与此同时,他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制着最关键的部件——集成电路芯片。
每天,他都会把自己关在小世界里,聚精会神地在一排排硅片上忙碌。
在他的操控下,掩膜版精准地在硅片上投下一个个电路的阴影,紫外线一闪而过,将图形牢牢地烙印其上。
显影,刻蚀,掺杂,氧化……那一道道繁复的工艺,宛若魔术般地在硅片上凝结出一个个奇妙的图案。
李阳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一块芯片,在显微镜下仔细端详。
那密密麻麻的电路线,井然有序地排布着,一个个晶体管整齐地矗立在方寸之间,好似一座座大厦,在硅原上拔地而起。
YN-1 所需的各种芯片,在李阳手中一一成型。
他先是完成了算术逻辑单元芯片,那是运算器的心脏。
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竟然集成了上千个晶体管,可以轻松完成 32 位加减乘除。
接着,是存储器芯片。
李阳费了不少心血,终于用磁畴壁移动原理,在一块芯片上做出了 1K 比特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控制器的微程序芯片,则用上了他最得意的光刻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