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他站在故事的开头,便看到了自己的结局(1 / 2)

“……”</p>

“崇祯,这就是你说的, 意难平?”</p>

“这话咱听着怎么那么像乱臣贼子呢?”</p>

老朱越琢磨越觉得不是个味儿。</p>

吾非相,乃摄也。</p>

但凡胡惟庸跟李善长敢在他面前说这种话,半日之内定然能九族团聚。</p>

一手撑起了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啥意思?</p>

你是首辅呢,还是皇帝呢?</p>

一时间,老朱觉得,这顿打好像也不是非抽不可了。</p>

这种乱臣贼子,纵使能够使大明中兴,可一切都按照他想的去做,最后的大明,还是大明吗?</p>

就在他针对朱棣的怒气稍稍平息之时,天幕上的字迹发生变换。</p>

【张居正此人,有着很大的争议。</p>

或许所有人对他的评价都是对的。</p>

他就是那样一个工于谋国,却拙于谋身的人。</p>

自天子幼年之时,他以摄政的姿态出现在朝堂中时,任人唯亲、在短短数年之内,将朝堂上下绝大部分官员都换成了自己的学生,亦或者自己所信赖之人。</p>

他教导天子需节俭,自己在生活上却称得上奢靡,甚至于他的轿子都需要三十二人去抬。</p>

他明知为官需清廉,却对自己人孝敬的财物来者不拒。</p>

但同样的,他明知自古变法者,无一人有好下场。</p>

他站在故事的开头,便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却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条路。】</p>

“自古变法者……的确。”</p>

嬴政想到了商鞅。</p>

商鞅之变法,的确让大秦走上了强盛的路。</p>

但他本人的下场,却很是凄惨。</p>

上到秦王,中间的百官,下到百姓,无一人感激他。</p>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p>

可事实呢?</p>

商鞅为大秦的一统立下了无人能够提到的功劳。</p>

虽然表面上他提出劳民、累民的观点,引得了百姓的憎恨。</p>

但这个时候,百姓本身是没有晋升通道的。</p>

一辈子是农民,那便世世代代都只能当农民。</p>

商鞅虽然让他们原本的日子过的更加困苦了几分,可军功制的推动,却是给了他们一步步晋升的可能。</p>

只要上战场杀敌,纵使牺牲,也能让自己家人以及子孙后代衣食无忧。</p>

大秦正是依靠着变法,国力逐渐强盛,乃至于横推六国!</p>

变法是对的吗?</p>

当然对!</p>

重要吗?</p>

自然也是极为重要的!</p>

若无商君变法,他嬴政能否横扫六合,也还是个未知数。</p>

他不是忘本之人,也并不愿意将所有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p>

嬴政承认商鞅的作用,却也不得不说一句。</p>

变法者,都无好下场。</p>

至少在当时,无人会感谢他们。</p>

“自古以来,勇于变法者,无不是舍生忘死之辈。”</p>

“但朕也着实没想到,这样的权臣,这说出吾非相,乃摄也的权臣,竟然会是这般敢于舍生之人!”</p>

李二多少有些好奇。</p>

这两个条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听上去的确就是不可思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