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丁来了!狗头作者查资料似乎看少了一个零,七十年代萝卜的亩产应该是三千斤左右。咳咳咳咳,作者从来不窥屏,所以这个是作者自己查到的!!!信我啊!!)</p>
八月末的京城。</p>
热气蒸腾。</p>
几个拎着公文包的男人一边解开扣子一边从菜市场的门市部方向走来,都沉着脸分别上了停在街角僻静处的吉普车。</p>
车子才开出去不远,全程都没有笑容、穿着蓝布衣服的男人扔下了一句话。</p>
“淡季缺菜的情况明显比去年要严重的多。”</p>
坐在他身边穿着衬衫的男人眉头皱得如同沟壑,想到自己刚才在门市部门口看到的买菜长龙,还有门市部里那点存货,他只觉得心头烦闷到了极点。</p>
“包销的口子那边怎么回话?”</p>
“呵呵呵呵,他们说自己已经尽力了,大棚的数量不够,他们也没办法在淡季变出那么多蔬菜来。”</p>
“大棚啊大棚!”蓝衣男人揉了揉眉心,“各厂支援给他们的大棚薄膜一直就如同无底洞,但到了淡季就这样......。”</p>
两人一路聊着,最后得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让包销部门尽量提供足够多的萝卜。</p>
那东西亩产多,吃法也多。</p>
“我看可以立即组织厂家单位,生产一大批可以腌菜用的坛子,少用工业票或者补贴工业票,尽快面市。”</p>
“是个主意,我回去了立即写报告,再调一部分盐和辣椒进京。”</p>
“呵呵呵呵,老百姓要是知道了我们俩现在讨论的话题,怕是会给咱们加个历史名词后缀——腌党,哈哈哈哈哈哈。”</p>
......</p>
“你说什么?萝卜都不够!”</p>
办公室里对着话筒的质问声隔着走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p>
在走廊里路过的工作人员立即都放低了脚步声。</p>
“你们明年扩大萝卜种植告诉我干什么?!现在,我要的是现在能进京的蔬菜!!!”</p>
电话被猛然挂断的声音吓了走廊里所有人一跳,大家的脚步声再次匆忙了三分。</p>
电话很快再次被打去了另外一个单位。</p>
“喂,你们那边算出能腾挪出多少蔬菜进京?”</p>
“我知道新鲜菜熬不到京,我就问萝卜总可以了吧?”</p>
“谁问你七月种的秋萝卜,我问的是夏萝卜~!什么,就剩下这么点?”</p>
“不少了?你知道京城多少人吗?八百万~!!”</p>
另外一个办公室里,一个电话已经打了一个多小时还没说完。</p>
“请上级千万松个口子,让我们好熬过这一个多月。包销的制度我们是肯定会遵守的,但淡季蔬菜的缺口实在是太大......。”</p>
“对,包销部门和农场那边正在计划调整供应品种,但那也是明年的事了。”</p>
“这不是各地生产计划里都没想到这个事么?以咱们京城百姓的消耗量,除非是向外地大范围的求援,否则很难熬过这段日子.......我知道不能那么做......。”</p>
......</p>
“暂时不能发。”</p>
魏总编揉着眉心说出这句话来。</p>
“哪怕是放到民生那块的副版里也不行。”</p>
坐在他对面的几个编辑面面相觑,还有人似乎有些不甘。</p>
“但问题确实已经出现,经过我们这些天的走访,现在各家各户吃菜太花时间和精力了。”</p>
魏总编点点头。</p>
“说的是没错,但我们得考虑一下全局。咱们报社往外嘴巴一张倒是简单,可你们想到过外地市县的反应么?”</p>
“他们肯定会勒紧裤腰带,把他们自己手里为数不多的菜往京里运。”</p>
“所以,你们还觉得要发这篇稿子么?”</p>
几个编辑瞬间没了精神气,他们还没那么无耻。</p>
“得了,下班的时候去趟后勤,一人领一个萝卜回去做汤。”</p>
魏总编开始往外赶人。</p>
有人好奇的问:“咱们报社哪里搞来的萝卜?”</p>
魏总编不耐烦的挥挥手:“人家光辉日报的老甘送我的一麻袋,快去吧,要是迟了小心萝卜秧子都没有你的。”</p>
几个人立即快步离开。</p>
老魏叹了一口气,接着又有些发愁。</p>
他想到了老甘上午路过他们京城日报社和他聊的事。</p>
老甘的萝卜来自东北的某个农场。</p>
这是老甘的老同事托人送来的,为的是在《光辉日报》的犄角旮旯里塞一个小小的通讯。</p>
似乎是什么知青劳动竞赛的消息。</p>
老甘之所以把萝卜分了自己一麻袋,自然是有事要用到他们京城日报。</p>
人家老甘还带来了七八篇关于萝卜做法的食谱和四五篇夏末吃萝卜对身体有好处的医学科普文章。</p>
这些小众化的文字上不了《光辉日报》,但放在他们京城日报却是刚好。</p>
老魏不是傻子,他当然猜到了老甘的举动背后隐藏着更上层的意思。</p>
这么多稿子,需要他不动声色、润物无声的陆续在报上发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