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海军陆战队首长知道自己打得算盘,其他人却不知道这么多小九九,待听说SJ—857系列一期试验弹不是一款弹,而是4个不同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统称时,这些个部队首长都惊了。</p>
要知道除了90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一款国内没有配套的型号外,其他三款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都有对应的型号。</p>
特别是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p>
要知道从英国引进的L7型105mm坦克炮所配备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并不多,满打满算还不到50发。</p>
刨去测试打靶了, 研究所拆解的,其他机构研究的,部队可以说一发都不剩。</p>
也正因为如此,十几辆装配L7型105mm坦克炮的改进型坦克陷入了有炮无弹的尴尬境地。</p>
当然这其中也有国内军用产品生产厂家长期沿袭苏联生产体制的因素。</p>
正因为如此,英国的L7型105mm坦克炮虽好,国内无论是部队、科研单位还是生产厂家都认为其代表着当今世界坦克炮发展的主流方向。</p>
并为此有着很大意愿仿制该炮, 结果却迟迟没有进展, 其根本原因便是当下的生产体制和工艺流程与人家英国的L7型105mm坦克炮完全不同。</p>
不说别的, 就拿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夹具和模具为例。</p>
如果要仿制L7型105mm坦克炮的话,现有坦克炮生产单位可以说有一个算一个,现有的夹具和模具全部需要更换,光这一笔开销就不是个小数。</p>
更何况需要更换的还不止是夹具和模具这么简单,一些高水平的冶炼设备、锻造设备、机加工设备、人员的培训、工艺规范的制定……</p>
林林总总下来,就算大干快上也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p>
这要是放在十几年前,部队联手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撸起胳膊就干了,三年虽然慢了些,但值得等。</p>
问题是现如今的生产厂家没这个意愿,更没这个动力去搞这些事情。</p>
没办法,实在是军用产品统购统销,不赚钱。</p>
以至于厂家投入那么大, 费那么大劲,到头来就收获一堆锦旗,几个奖章, 若干先进,实惠的一个都捞着, 就算有些意志坚定之辈坚持, 其他厂职工也未必肯干。</p>
毕竟不是所有人的觉悟都那么高, 绝大部分普通人都要为生计忙碌,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你怎么让广大的职工跟着你干活?</p>
这是个最简单,也是最质朴的道理。</p>
不然国家也不可能调整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治国国富民强,才能兵强马壮。</p>
正因为这些现如今无法解决的困难,L7型105mm坦克炮的仿制计划推进的很慢,而短时间内无法大规模生产L7型105mm坦克炮,就意味着对同口径炮弹的需求大幅度降低,仅仅满足十几门用于改装坦克的L7型105mm坦克炮生产小批量炮弹另开一条转念用生产又十分的不划算。</p>
因此跟L7型105mm坦克炮配套进口的同口径炮弹是打一发少一发。</p>
本来这事儿许多部队首长都不抱希望了,却没想到在海军陆战队的火力展示当中居然发现了个好地方。</p>
不但生产30mm和85mm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而且还制造出了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