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辽王殿下会神通!(1 / 2)

此时的应天府正是二月春暖花开之时。</p>

正所谓人勤春来早,秋时收获忙,这应天府城外的田亩之间,老百姓们大多已经开始劳作,王初四也扛着锄头在田间劳作,干的格外卖力。</p>

因为这能种田的机会,那真是来之不易啊,何况这还是他自家的田呢!自从来了个朱皇帝,把元人赶跑了以后,家家户户填户籍造册子分田亩,这田再也不是地主家的,而是自己家的了。</p>

最重要的,还是每年交的赋税远远比之元朝时候要少了很多,元朝时候,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赋税很低,但那些收税的人两头吃利,元廷交一份,百姓这边收十份!像以前田里种出来的东西全交了,都还欠着赋税呢,真的是眼睁睁的看着全家饿死,毫无办法。</p>

大明建立以来,虽然明面上的赋税多了,但说收多少就是多少,哪个敢多收赋税,皇帝真的直接扒了他们的皮,填草吊起来的,现在官府衙门门口还吊着一个人皮草人呢,是前任县太爷,上任没两年,因为多收赋税的事情,这命就没了,谁提起来都是拍手称快!</p>

这日子有了盼头,干活也卖力很多。</p>

王初四正干着活呢,却见到一群骑马的兵士,簇拥着两个年轻人来到了紫金山下,这群人还拿着两个长杆子,也不知道是干啥用的,身后还跟了不少来看热闹的老百姓,周围农田里忙碌的庄稼汉子们也都纷纷聚了过来,想看看这是要干嘛呢。</p>

王初四也放下了手底下的活,跟着过去看热闹,只是看着那两个年轻人,穿着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样,仔细一瞧,王初四吓得锄头都快要拿不稳了,就听边上也有人低声说道:</p>

“哎呦,那两人穿着龙啊?”</p>

边上人一听这话也是吓了一跳,不过还是有识货的人解释说:</p>

“那叫蟒,四爪呢。”</p>

“那他们两是皇子啊!”</p>

“厉害了啊!”</p>

老百姓们远远地说着,王初四也不懂这些,但既然是皇子,那肯定是了不起的人物,龙生龙凤生凤,皇帝生的儿子,差不了的。</p>

王初四心里面这样想着,就见到前面有一人跑回来,满脸兴奋的表情说道:</p>

“你们知道这两位皇子是什么身份吗?来干什么的吗?”</p>

其他人瞧见这人好像知道点什么,赶忙催促他赶紧说,那人喝了一口水,说道:</p>

“我方才打听了,那位高个一点的,是当今天子的第三个儿子,是当今的辽王殿下,他是来测一测这紫金山有多高!”</p>

王初四一听惊了,说道:</p>

“测山有多高?怎么测啊,辽王殿下难道要钻山里面去量啊?”</p>

其他的老百姓们一听也是乐呵了,纷纷说道:</p>

“哎呦,那这是神通啊。”</p>

“怕不是神仙吧?”</p>

“也有可能就是随口说说,出来郊游的呢。”</p>

老百姓们嘴巴上这么说着,但心里面和王初四是一样的,都想要看看,这辽王殿下怎么测量紫金山的高度呢?</p>

………………</p>

朱启此时还不知道身后聚集起来的那些看热闹的老百姓们,正纷纷议论关于测绘山高的事情。</p>

毕竟离得远也听不见,他堂而皇之的过来,又不是什么机密事务,保密是不可能的,更没有驱赶那些百姓,毕竟朱元璋不同其他皇帝,他们皇子外出,驱赶百姓被知道的话,那绝对少不了一顿揍,更何况以朱启的脾性,也不可能去驱赶百姓的。</p>

朱启瞧见位置差不多,便开始安排手下的人,开始测绘的工作。</p>

首先是放下了第一根标杆,隔着一千步,放下第二根标杆。</p>

随后从第一根标杆开始,逐渐后退,直到视野中,山峰的最高点和标杆的最高点重合位置,标记下所站的位置,记录后退的步数距离。</p>

再从第二根标杆开始,重复之前的动作,确认第二根标杆的顶端和山峰最高点重合以后,标记下所站的位置,也记录后退的步数距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