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569节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1 / 2)

警花追我到元朝 武猎 4077 字 3个月前

凌霄城。</p>

僰王卜矢亲率一万三千僰兵,帮助长宁军大败吕文焕后,就带着战死族人的尸体,干脆利落的离开,根本就没有和凌霄城打招呼。</p>

竟是来的突然,走的也突然。</p>

不知道的,还以为卜矢是为善不留名,专门跑来做好事的。</p>

但其实是卜矢赶回去向唐国特务催讨酬金了。</p>

僰兵连感谢的机会都不给就离开,这让凌霄城军民很是不解。</p>

“舍人,这是何故?”部将们看着僰兵消失在山岭中的身影,一头雾水。</p>

易士英沉吟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他们应该是被谁请来解围的。”</p>

“谁请来的?难道是广州的官家?”部将们猜测道。</p>

广州官家?</p>

易士英不敢肯定。不过,愿意花巨大代价请僰兵来解围的,不外乎是广州官家,江陵萧隐,临安李洛。</p>

仅此三家而已。</p>

这三家都有可能解救凌霄城。最有可能的,还是广州官家。易士英最希望的,也是广州官家。</p>

“先别管这么多,赶紧打扫战场,收缴鞑子军器粮草!”易士英也不想这么多了。</p>

长宁军此时人人欢喜无限,大捷啊。元军遗尸过万,光留下的军器粮草,就是一个大丰收。</p>

有了今日的缴获,凌霄城又能坚持很久了。</p>

正在凌霄城军民搬运战利品时,山外终于开进来一支兵马,打着元军的旗号。</p>

长宁军立刻布防,严阵以待。</p>

可是那支元军到了半山腰就不再前进,紧接着,一个三十来岁的英武汉子就独自一人来打凌霄城下。</p>

“在下宗昼,乃唐王所遣,求见凌霄城守易士英将军!”</p>

什么?不是元军?</p>

唐王李洛所遣?</p>

易士英立刻明白,雇请僰兵解救凌霄城的不是广州官家,而是远在江南的李洛。</p>

吕文焕为何这么容易就败逃?一定是元军在山外的大营被端了。否则,光靠一万多僰兵,吕文焕绝对不会溃败,不然他也不是吕文焕了。</p>

“快快有请!”易士英赶紧请宗昼入城。</p>

这可是于凌霄城有恩的贵客!</p>

“在下宗昼,见过易将军!”宗昼入城后拱手行礼。</p>

易士英心道好一条大汉,也赶紧拱手行礼道:“宗昼兄弟客气了,请入城守所喝茶!”</p>

宗昼随着易士英等人一边走向城守所,一边打量凌霄城,发现都处都是低矮的石头屋子,密密麻麻,说明住的很拥挤。</p>

这城也不大,占地也就一里出头,街道狭窄,所以乍一看城中人口很多。</p>

宗昼一路走来,发现不少凌霄城的军民在指点谈论自己,脸上都带着激动的神色。他所见到的长宁军,个个都是神色彪悍肃毅,一看就是那种百战精锐。</p>

所谓城守所,其实就是规模稍大一些的石屋,也就普通农家院子大小。</p>

宗昼跟着易士英等将领进入城守所,在庭中坐下,立刻有个小姑娘主动给宗昼打来一碗水。</p>

“凌霄,你去告诉老刘头,就说来了贵客,让他烤一只腊羊待客!”易士英对那小姑娘吩咐道。</p>

“是,大父!”小凌霄稚气的答应一声,就放下水壶迈着小腿跑出去。</p>

宗昼倒是想不到凌霄城常年被围困,竟然还有腊羊。</p>

原来,元军虽然常年围困,却是在山外山口,而不是堵在城下。那样的话,时间长了元军也吃不消啊。</p>

所以,元军不攻城的时候,城中军民就靠山吃山,出城到大山中打猎,补充口粮。</p>

宾主坐定之后,宗昼才取出一封信,“这是唐王殿下的亲笔信,请易将军过目。”</p>

易士英接过信,越看脸色越精彩,最后忍不住击节说道:“唐王高义!唐王高义啊!我等愧不敢当!愧不敢当!”</p>

他将信给众将传阅了一边,众将也都是动容。</p>

原来,李洛先是高度赞扬了凌霄城军民坚持抗元的大无畏精神。其中有一句是:“弘田横之义,扬苏武之节;羞杀李陵,远迈张巡。”</p>

还有一句是:“天下负凌霄城久矣,而凌霄城不负天下。”</p>

更有一句是:“宁舍金银百万,不舍凌霄一人。吾既起兵,但有寸气,断不使此城零落于胡尘。”</p>

这几句话让易士等人很是感动。从来没人说过这么暖心的话啊。</p>

唐王不光话说的暖心,也真的花了大价钱雇请僰兵出马,甚至劳师动众、大费周章的派出播州军杨汉明前来救援,解了凌霄城陷落之危。</p>

这些还不算。李洛在信里说,送凌霄城军粮五万石,盐千石,羽箭十万支…</p>

这些赠送的物资,加上缴获,足够凌霄城再坚守两年。这些粮食军器,都是播州军在山外元军大营抢的战利品,大半都给了凌霄城。</p>

对凌霄城来说,真的是及时雨,雪中炭,仁至义尽了。</p>

和广州赵官家相比,当真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啊。如今抗元义军中,以唐王李洛最强,可却反而只有李洛把他们当回事。</p>

人心都是肉长的,该怎么选择那还用多想么?</p>

易士英和众将之间心照不宣的交换了眼神,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p>

“易将军,唐王送的东西,就在半山腰,还请易将军去搬运。”宗昼说道,“在下军务繁忙,无法久留,就不在城中用饭了。”</p>

易士英听他说军务繁忙,也不便挽留,只好写了一封回信,让宗昼带给李洛。</p>

宗昼看到易士英的信抬头称呼是:“唐王殿下钧鉴,末将易士英敬拜……”宗昼不由露出微笑。嗯,大王的苦心总算没有白费。</p>

宗昼问:“不知城中还有多少军民?”</p>

易士英回答:“大概还有万人,老弱妇孺近四千,战士还有六千余。”虽然战士不多,但个个都是战意坚韧的精锐,身经百战的抗元老兵。</p>

宗昼点点头,“以这些人口,大王送的粮食还可以支应一两年。”</p>

易士英道:“请宗昼兄弟回禀唐王,只要唐王抗元之心不改,凌霄城从今往后,唯唐王殿下马首是瞻。”</p>

宗昼点头:“在下必定如实回禀。江山不改,后会有期。”</p>

宗昼没有逗留,交代完事情就告辞离开。易士英等人一直送出城外。</p>

直到宗昼的背影消失,易士英才感慨万分的回到城中。</p>

宗昼回到山外大营,对杨汉明说道:“郡马,事情已经办妥。易士英倒也快意恩仇,他答应了归附我大唐。”</p>

杨汉明松了口气,笑道:“大王算无遗策,总算没有白打这一仗。”</p>

宗昼道:“郡马,如今吕文焕多半猜到播州军已反,其他元军不久就会知道,接下来郡马打算如何应对?”</p>

杨汉明笑道:“我反了么?没有啊。播州军还是打着大元的旗号,谁能证明我杨汉明反了?我如今就是不承认造反,吕文焕说我造反我就造反?”</p>

宗昼哈哈大笑,“郡马这招当真高明!”</p>

陈羽和乔布也不由莞尔。</p>

是啊,播州军又没有公开反元,又没有举旗易帜,凭吕文焕的猜测,就能认定播州军已反?那不是逼着好几万播州精兵公开造反么?</p>

只要杨汉明不承认,就是云南王也不好发兵攻打。</p>

乔布忽然道:“云南王快回云南了,要是云南王召郡马去他大营参加军议呢?”</p>

杨汉明道:“那我也装病拖延,百般推脱。大战在即,他也只能装糊涂。”</p>

为何杨汉明有这个自信?因为播州多山,又民风彪悍,兵马也不少。要打下播州,不但需要更多兵马,还需要耗费很多功夫。</p>

也先帖木儿就算知道杨汉明暗中已反,也不好放着三家反贼的威胁不顾,来打没有公开造反的播州。</p>

很可能在也先帖木儿看来,播州未必真会反,而只是骑墙观望罢了。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没平灭李洛等人之前,也先帖木儿也只能暂时放过播州军。</p>

播州不公开造反,也先帖木儿就不好对播州用兵,播州暂时就是安全的。</p>

这也是李洛的考量。</p>

…………</p>

云南之南的麓川江,一支巨大的军队正在渡江。</p>

百丈宽的江面上,浮桥排出了好几里。大量的甲士,战马,骡马在紧张有序的过江。</p>

江北岸,已经渡过了好几万人,人嘶马喊,沸反盈天,数里方圆都是密密麻麻的兵马和辎重。</p>

距离江边五里之外的一处山坡上,一根高高的黑马尾大纛和苍狼战旗,正伫立在山岗上,气势威严。</p>

山坡下,赫然是一座白云般的洁白大帐,外面卫士林立,一只雄壮的海东青正蹲踞在大帐之顶。</p>

这正是征缅大将军云南王也先帖木儿的中军大帐。</p>

自从去年年底出兵以来,也先帖木儿攻占蒲甘王朝二十七城,降服诸多部落,大小数十战,灭缅军二十万,终于不久前攻下缅甸王京蒲甘城。</p>

立国数百年的蒲甘王朝灭亡。</p>

由于蒲甘王朝大半年的抵抗激怒了年轻的云南王,也先帖木儿不但杀了国王那罗梯柯波,以及蒲甘王室,还下令三日不封刀。</p>

元军和归附元军的蛮兵在蒲甘城烧杀抢掠,城中血流漂杵,美轮美奂的王宫和寺庙,在大火中化为灰烬。</p>

也先帖木儿大肆搜括钱粮财物,抓捕奴隶。不但各级将领赚的满盘钵满,就是底层士卒也腰包鼓鼓。</p>

蒲甘王朝数百年积累的财富,一朝尽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