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和夏元吉同时出面向永乐皇帝声称要领罪,这让永乐皇帝愣了一下。</p>
永乐皇帝今天之所以大动干戈,甚至准备杀掉一大批大臣,就是因为这些反对派官员太不像话了。</p>
朕永乐皇帝是你们的君父,就算朕有错,你们就可以这样仗着人多势众逼宫吗?难道一定要朕一个皇帝站在奉天门前对着你们这些臣子,承认天火烧殿是朕的错,宣布都城回迁,你们才罢休?</p>
那朕的皇帝威严何在?</p>
高希当着你们的面做了引天雷的试验,证明天火烧殿只是自然现象,并非朕的过失,你们却不依不饶。</p>
好吧,朕退一步,同意让你们在此公开议论朕的过失,朕也愿意虚心纳谏,可是你们却依旧要提天火烧殿的事,无非是想推翻“都城北迁”的国策。</p>
既然你们不给朕退路,那么朕也不给你们活路。</p>
谁敢反对朕,朕就要谁死!</p>
谁敢为反对朕的人说情,和反对朕的人同罪!</p>
永乐皇帝身心疲惫,却意志坚定,他准备大开杀戒。</p>
他愤怒已极,都没理高希和夏元吉,一挥手:“谁让你们停下来的,都给我抓起来。反对迁都的,一个也不留。推出午门...”</p>
不得了,要推出午门斩首。这还了得!</p>
“臣等就算死,也要做大明的忠臣!”</p>
“陛下就算杀了臣等,也不能改变天火烧殿、为政有失、上天惩罚的事实。”</p>
“只有都城回迁才是正途。”</p>
硬骨头确实多,宁可死,也要说真话。勇气可嘉,但以耿直敢言搏一个死后“诤臣”之名,却也是相当一部分言官的期望。现代中国人缺少这样的风骨,很难理解。</p>
“陛下,不可啊!”杨士奇伏身磕头,大喊着恳求。</p>
“父皇,父皇请息雷霆之怒。文武百官是朝廷行政、大明治理的根本,不可...不可啊...”朱高炽也跪着恳求,但终究不愿将“斩”字说出口。</p>
“朕说了,不准求情!”永乐皇帝咆哮道。</p>
“陛下,臣先领了罪,陛下再做决断不迟!”高希再度高声喊道。</p>
永乐皇帝“呼呼呼”地喘了着粗气,终于暂时强忍住了杀掉反对派官员的怒火。</p>
“咳咳...”永乐皇帝用一块丝帕捂着嘴连咳了几声:“你说,你准备领什么罪?”</p>
“臣为内阁大臣,虽然也为众位官员做了引天雷的试验,想说明天火与朝廷治政得失无关,但终究还是未能说服众位大人,不能为圣上分忧,此罪一。”</p>
“众官员在此论辩,不管论辩内容是不是违了旨,但到底是奉旨论辩。如今场面失控,臣作为内阁大臣,自然有罪。此罪二。”</p>
“臣虽然支持陛下都城北迁,但由都城北迁导致国库匮乏、民生困乏也是事实,不如想办法想纾解民困就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