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2 / 2)

送信的信使往返需要一个月左右,完全不可能干预战事,而且也万万不能。</p>

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是这个道理,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经验。</p>

如果远在京城的君主或者枢密院越级指挥,毫无章法,那么会出现的情况就是前线执行后方命令,可后方命令却是根据一个多月前的局势做出的判断,完全不对事,还会导致延误战机等等问题。</p>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很多,还酿成许多惨剧。</p>

这方面的代表还是大宋,特别是自以为比哥哥牛逼的赵光义。可能是觉得跟着哥哥打了那么多战自己也牛逼了,还有就是出于对禁军的不放心,赵光义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越级指挥,人在京城做,遥控指挥大军,还好事先写好阵图,军队都要照着他的命令打。</p>

结果赵光义一身打仗,一身打败仗,还是大败仗,两次举国北伐败给辽国,一次败给交趾(越南),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大战役中接连败给西夏。</p>

对原本经赵匡胤经营,兵锋强大的北宋造成巨大打击。</p>

中国古代确实有军阵的说法,但其实在北宋之前并不那么看重,军队摆阵需要的是因地制宜,由率军将领随机应变,而不是死板的照着什么阵图去打。</p>

…</p>

下朝后,李坏拿着一张北方的地图仔细看着,用炭笔将目前知道的所有信息话上去。</p>

郭药师等人奇袭南京,暂时控制能京城。</p>

南京北面,山海关早被金人控制,南面杨洪昭的大军正在北上,应该已到城下。</p>

再往南,太宗大军惨败过的岐沟关也被魏朝仁控制,再南面就是易州。</p>

其实易州城反而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这在易州与涿州之间的岐沟关,杨洪昭还是老道的,让东路军精锐把守岐沟关,其余人守易州。</p>

南京东面是海,西北嘉峪关也被金人堵死,西南有蔚州北上的杨文广大军,如今的南京城,已经被金国和景国重重包围,四面夹击,他完全看不到辽国的胜利在哪,哪怕再给辽国五万大军,也是死局。</p>

就算最坏的情况,杨洪昭和杨文广只要合力切断城外道路,南京城就会被困死,时间一长,不战自败…</p>

这点也是让李坏放心的地方,前世北宋也在辽国势微时北伐,结果两次出兵,几十万大军,被苟延残喘的辽国打得落户流水,一败涂地。</p>

过不景国显然不是当初的北宋,就说三路大军主帅魏朝仁,杨洪昭,杨文广之间就没什么矛盾,杨文广和魏朝仁还是世交。另外就是连战连捷,也说明景军的战斗力。</p>

问题还在耶律大石,他告诫过杨洪昭防备此人,可怎么防备?不知道…</p>

战场瞬息万变,远在千里之外,他连耶律大石在哪,长什么样,多大岁数,在干嘛都不知道,一切只能靠杨洪昭自己。</p>

这种担心李坏自己都觉得有玄学的意味,或者说杞人忧天了,可耶律大石确实不是一般人,败举国的北宋十万大军。随后数百骑起家,拳打脚踢中亚众国,连教皇和十字军都瑟瑟发抖的突厥政权塞尔柱王国也被他打得屁滚尿流,欧洲人称其为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p>

这种人物能发光的概率太高,可他准备怎么发光,再哪放光?鬼知道…</p>

“你还在想北方的事?”诗语给他端来冰镇莲子粥,放在身前石桌上。</p>

李坏点头,坏笑道:“你夫君我今天忙了一天腰酸背痛,你过来喂我。”说着伸手把她拉过来。</p>

诗语正想挣脱,看了周围没人,又见他确实一脸疲态,就没挣。</p>

“就这一次,不许死皮赖脸,得寸进尺。”</p>

“知道知道,我这人最长记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