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黄太吉应对(1 / 2)

崛起大明 韭菜东南生 2566 字 6个月前

而在这之前,当祖大寿之子祖泽润被多铎派人先行押回、并且传递阿巴泰率领的偏师已经全军覆没,本人也被明军生擒的消息的时候,黄太吉双目圆睁,又惊又怒,当场就狂流鼻血,捂也捂不住,吓的宫廷内外,从妃子太医到侍从,都是魂飞魄散,只恐他出一个意外。</p>

但黄太吉毕竟是枭雄,擦干鼻血之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当时就已经意识到,时势已经不同,大清此次入塞,怕是要失败了,于是令人给多铎传令,令其伺机而退,不必纠缠于战果。</p>

多铎最后退军,除了粮草,黄太吉的命令也是原因之一。</p>

阿巴泰的被俘,令黄太吉痛心疾首,而祖泽润的归来,则是令他伤脑筋,虽然祖泽润本人尚没有到沈阳,但消息却已经传来---明国试图用被俘的阿巴泰换回洪承畴和祖大寿,而祖泽润就是被明国先行放回,通晓此事的。</p>

黄太吉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能放祖泽润回沈阳,换俘的消息必须封锁,以免影响汉军旗的军心士气,但细细一想,又觉得这事终究是瞒不住,与其汉军旗将领被动知道,倒不如主动告之,以显示大清的恢弘和有底气,另外黄太吉也实在是想知道潮白河和墻子岭两战失败的细节,于是他令人传令,加速押解祖泽润回沈阳。</p>

等祖泽润被押回沈阳,黄太吉亲自问询,就两战的经过和其前其后的一些细节,仔细盘问。</p>

黄太吉越听越心惊。</p>

除了惊讶于明军的谋算,提前知晓了大清兵马入塞的消息,在蓟州之东实施坚壁清野,死守蓟州和玉田,令大清主力大军无法获得补给和军需之外,黄太吉对明国京营兵马在潮白河和墻子岭表现出来的战力,很是惊异。</p>

或者说,他对祖泽润所说的那一种,不需要火绳,直接就可以击发,而且在百步之内能打穿大清勇士的双层铁甲的火枪大为震惊。</p>

虽然不是穿越者,但黄太吉的见识却远超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他是建虏第一个认识到火器火炮的强大威力,在建虏军中设置专门的火炮部队的领导者。</p>

为了铸造火炮和火器,他不惜投入重金在沈阳修建炮厂,铸造火炮,连续尝试,终于使建虏有了铸造火炮的能力,其中有汉人工匠发明的“失蜡法”更是提高了铸造效率,使建虏的火炮铸造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松锦之战时,明清两军架起大炮互轰,建虏丝毫不落下风,甚至一度压制明军的火炮,就足以说明建虏火炮的数量和质量,已经不比大明差多少了。</p>

而这一切,都是黄太吉远见卓识的功劳。</p>

黄太吉对火器特别重视,他深深知道,建虏的短处在攻城,而攻城最依仗的就是火炮,一旦有了威力巨大的重型火炮,大清的短处将不再是短处,以后纵使遇上明军的巨城天险,大清也可以用巨炮轰之。</p>

除了火炮,黄太吉对单兵使用的鸟铳也非常重视。</p>

因为重视,所以他清楚知道鸟铳的短处,那就是必须使用火绳,一旦遇上雨雪天气,鸟铳十发也难击发一次,威力大减。</p>

现在明军居然有了不使用火绳就可以直接射击的鸟铳,而且听起来威力比之一般的鸟铳威力更大,一旦明军成建制,大规模的装备,未来交战之时,他大清兵必然要承受比过去更大的伤亡,你说他心中如何能不惊?</p>

“明太子抚军京营,不过一年,京营竟然就有了战力?”黄太吉问,这个问题不只是在问祖泽润,也是在问自己。</p>

祖泽润无法回答,只能叩首不动。</p>

当日他在墻子岭投降时,为了保命,主动割去了辫子,现在被送回来,自己胡乱的绑了一条假辫子,看起来非常狼狈,还好黄太吉并不责怪,也不追问究竟是他自己,还是明军割了他的辫子。</p>

“你说你见过明太子,你详细和朕说说,明太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黄太吉换了一个问题。</p>

于是祖泽润将那日明国太子和他见面的过程,从头到尾,想详细细的讲了一遍,除了拔高自己的英武,撒谎说自己见了明国太子不跪,是被明国太子的侍卫强压着跪下之外,其他的他倒也没有敢撒谎,一五一十的如实讲诉,包括和明太子的对话,甚至明太子的容貌和表情,他都有描述。</p>

祖泽润虽然是武将,但并非不通文墨,因此整个描述倒也算是生动具体。</p>

黄太吉静静听。</p>

随着祖泽润的讲述,明国太子的形象,在他脑子里面渐渐清晰起来。</p>

不过十六岁,就能领军打仗,在密云虚实并用,麻痹敌人,果断伏击,将沙场老将阿巴泰杀的全军覆没,如果没有能臣出谋划策,只是明太子自己的思虑,那就有点可怕了。</p>

而身为太子,地位如此尊贵,居然放下身段,亲自见一个败将,而且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败将放了回来,还说要用阿巴泰换洪承畴和祖大寿,以黄太吉对明国君臣的了解,这样的事,以明国刚硬的风格,从崇祯帝以下,绝对没有人能做出,也不敢做出。</p>

但明太子却做了。</p>

由此可知,明太子倒真是有些魄力。</p>

至于换俘。更是清清楚楚的阳谋,黄太吉诡计玩的多了,这点小伎俩怎能瞒住她?</p>

但阳谋之所以叫阳谋,就是明知道对方的“险恶”,一时却也想不出合适的应对办法。</p>

因为不管怎么应对,此事的影响都已经形成了,明太子已经达成了一部分的目地,大清要想扳回一程,需要更深的谋划和努力。</p>

又想起明太子抚军京营,在朝堂献策,干预朝政,在开封一举击溃李自成的流贼大军,种种手腕和谋略,都是大手笔大战略,令黄太吉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少年从心底里升起了巨大的忌惮---不同于大臣督抚做事束手束脚,有志难伸,明太子一旦继位,一定能在明国掀起大变,到时形势很有可能就会逆转……</p>

黄太吉自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p>

当初若不是他,而是其他兄弟继位,大清绝难有现在的成就。从明国少年太子的风格和手腕看,其心机和权谋怕不在自己之下,所以他必须郑重对待,他绝不能让明国从目前的困境中摆脱出来,那样一来,迎接他女真一族的绝对不会是什么好结果。</p>

祖泽润的声音在殿中回响,他把经历过的,能想起的,和明太子共处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全部禀告,完毕之后,以头触地,等黄太吉的旨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