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青楼逍遥(1 / 2)

崛起大明 韭菜东南生 1236 字 6个月前

倪元璐是一位极有道德操守的忠臣,且对大局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十五年初周延儒请他出山时,他的婉拒并非畏难而是无望,他清楚的意识到周延儒并不能改变国家的困局,周延儒自身的不检点甚至有可能会带来杀身之祸,这一点,他在给周延儒的回信中清楚表达,可惜周延儒并没有听进去。</p>

前世读史时,朱慈烺对倪元璐颇为感佩。</p>

因为是穿越者,所以他清楚的知道,除非是建虏入塞,朝廷有难,否则倪元璐不会轻易出山,对倪元璐婉拒周延儒的邀请,一点都不意外。</p>

第二,随着倪元璐婉拒出山,一直悬缺的户部尚书也有了新的人选。</p>

傅永淳,天启二年进士,和倪元璐是同一年。不止倪元璐,黄道周,王铎都是天启二年的进士,这一年的主考官是孙承宗和袁可立,选出的进士都是一时人杰,罕有默默无闻之辈。</p>

傅永淳曾任房县知县,有惠政,崇祯初迁河南道御史,十一年初任陕西巡按御史,总督陈奇瑜招降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时,他坚决反对,认为流贼狡诈不可信,应该彻底消灭流贼也不是招安。但陈奇瑜鬼迷了心窍,不采纳他的意见,以至于铸成大错。十一年末,建虏入塞,傅永淳临危受命为兵部左侍郎,有战绩。崇祯十二年七月迁左都御史。十三年五月迁吏部尚书。同年九月初四日被罢官。</p>

廷推时,因为倪元璐婉拒出山,所以傅永淳变成了众望所归的人选。</p>

而最后,崇祯帝也圈选了傅永淳。</p>

对于傅永淳,朱慈烺并没有多少的印象,只知道他不是东林人,担任过吏部尚书,曾经劝诫陈奇瑜不可相信李自成等人的巧言,另外,傅永淳和曾经的首辅薛国观关系良好,他被罢官,也是受到了薛国观案件的牵连。</p>

明史关于傅永淳的记载只有寥寥几笔,朱慈烺不知道傅永淳具体能力如何,不过从傅永淳反对招降李自成来看,此人还是有点战略眼光的,就是不知道在财政事务上是否也有高超的见解呢?</p>

看完李若链的密信,朱慈烺折起来,慢慢撕成了粉碎。</p>

拿了银子在京师花天酒地,萧汉俊的所作所为,还真是出乎他的意料。</p>

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以为萧汉俊是一个骗子了。</p>

但朱慈烺不这么想,红娘子和魏藻德之事,萧汉俊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如果他真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以他的谋略,不论攀附哪一个权贵,早就飞黄腾达,还用等到今天?</p>

再者,如果萧汉俊真想享受,完全可以离开京师,到陕西河南等太子看不到的地方大肆逍遥,怎敢在太子眼皮子底下就这么挥霍?</p>

萧汉俊这么做,一定是有用意的。</p>

成大事者需有容人之量,就如三国时曹操,手下第一谋士郭嘉其实就是一个沾花惹蝶的登徒子,好几次都差点因为酒色而误事,但曹操用其长才,不因个人私德而对郭嘉有所处置,如此才成就了一番霸业。</p>

但未来萧汉俊肯定是要给一个解释的,四万两银子是筹备军情司的公款,可不是给他个人的赏赐,五天花了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简直比他这个皇太子还奢侈,说实话朱慈烺还真是肉疼呢。</p>

“给李若链传话,萧汉俊所请之事,本宫准了,令他全力办理。至于萧汉俊个人行为,不用理会。”沉思了一下,朱慈烺低声叮嘱田守信。</p>

“是。”</p>

田守信令人去传信。</p>

……</p>

京师醉春楼。</p>

一个中年文士正倒在一个美女的怀中,半眯着眼,一边听着外间的小曲,一边轻打节拍。</p>

美女斜睨着他,忽然吃吃笑:“死鬼今天怎么这么老实啊??该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