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天时,第三是地利,这两个是可以一起讲的。天时便是昼夜、雨晴、寒雪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行军作战如果逆天时而行,是注定要失败的,地利则是路途的远近、所经道路是否平坦、是否有被敌人设伏的地点,这是行军作战必须了解的,如果两军交锋,一方占据地利,居高临下,扼守险要,那便胜了一半。”</p>
前世里朱慈烺是一个老师,虽然没有教师资格证,且只是教授福利院的孩子,但将近十年的老师生涯锻炼出了他讲话和思维逻辑能力,今日为众将授课,倒也是轻车熟路。</p>
“天时地利固然重要,但却不能死搬,三国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诸君应该都是听说过的吧?马谡不在平地扎营,而选择在街亭山上,看起来是居高临下,扼守险要,好像是必胜之局。但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后勤补给。街亭虽然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却没有水,魏将张郃根本不攻山,只将街亭团团为主,不出三日,蜀军饥渴难耐,马谡就败了……”</p>
说到此,朱慈烺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有意无意的瞟了李国祯一眼。</p>
以李国祯的聪明,应该已经明白他的意思。</p>
和李国祯刚才死捧着书本,硬邦邦的讲课不同,朱慈烺言语通俗,简单易懂,和李国祯刚才满口之乎者也,而且不加解释的风格完成不同。</p>
李国祯脸有点白。</p>
朱慈烺说的大白话,但众将能不能活用就要两说了。</p>
“第四点,便是将领的统军能力,为将有五德,分别是:智慧、诚信、仁爱、勇武、严明。智慧,勇武,严明都好理解,本宫就不解释了,本宫着重说一下诚信和仁爱,所谓诚信就是言必行行必果,如此方能取得士兵们的信任,有功赏,有过罚,到了战场上他们才会听从军令,奋勇向前!”</p>
朱慈烺的声音不徐不缓,清楚的将每一字送到众将的耳中。</p>
众将静听。</p>
“至于仁爱,所谓的仁并不是妇人之仁,而是对士兵的仁爱之心,历来的名将都是杀人如麻、军纪如森、却又爱兵如子。只有对士卒讲求仁爱才能获取到士卒之心,士卒也才会为长官奋力而战,不论岳家军戚家军,还是我朝初立之时中山王徐武宁(徐达)都是如此。而三国名将张飞只所以会死于小人之手,就是因为惯于无故鞭打士卒,以至于部下心生怨恨,将他首级割了去向吴侯献功,若是张飞有仁爱之心,又岂会遭此横祸?”</p>
听到此,很多将官都在微微点头。</p>
尤其吴襄更是点头如捣蒜,干巴巴的老脸上满是对皇太子的钦佩。</p>
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表面功夫他是做到了。</p>
大帐中唯有李国祯表情怪异,对于太子的讲课内容,他一则以惊奇,不想皇太子年纪轻轻但却为将之道却有颇深的了解,二则以惶恐,他清楚感觉到太子对他授课态度的不满。</p>
怎么办?</p>
想到太子森严的目光,他脊背微微有点凉。</p>
朱慈烺继续道:“最后一点就是军制,而军制包括军规、编制和军需的管理,一个名将,不但要操练军队,训练士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要对营中的军需军备随时掌握,并时时刻刻计算在对战谋略之中,一支没有粮,没有甲的队伍,纵使孙武复生也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p>
“综上五点,敌我双方交战,哪一方将帅更有谋略,更懂得运用天时地利,、军纪更严明、兵力更强大、训练更有素、辎重更有保障,那么,胜率就更大,《孙子兵法》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