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1章 无人救援(1 / 2)

大国实业 文屹 1339 字 6个月前

还有几十架载人无人机几乎同时起飞,飞到需要救护人员所在的阳台和楼顶。</p>

悬停在阳台外的无人机,打开了舱门,变成一个走道板就铺设在了机舱和阳台之间。</p>

阳台上呼救的人通过走道板上了无人机。</p>

无人机关上舱门飞到楼下,放下人,接着飞上去救人。</p>

满天都是密密麻麻的无人机。</p>

一个消防员都没上楼。</p>

杨守拙瞬间就明白了:如果是用无人机,高层和多层区别不大,只不过飞行所需要的时间多个十几秒。</p>

不到三分钟,火就灭了。</p>

五分钟后所有“被困人员”都到了楼下。</p>

杨守拙和陶光明这才看清楚,那些“被困人员”都是人形机器人。</p>

机器人下来后就被消防人员“疏导”到远处。</p>

那些机器人在楼顶慌慌张张,下了无人机也走得战战巍巍,到了集中点就瞬间恢复了理智冷静木有感情的机器模样,乖乖成行成列站立,一动不动。</p>

杨守拙哭笑不得:特么的,演得还挺投入。</p>

肯定是李文军给它们设置了程序,分配了不同角色。</p>

所有机器人到齐,来了一辆厢式货车。机器人排着队上车走了。</p>

这边无人机也乌泱泱飞回机库里去了。</p>

李文军和消防局的人已经开始总结了。</p>

“用水加泡沫灭火会不会更好。”</p>

“如果灭火无人机重新加水能更快,就不需要那么多架备用无人机。”</p>

“救援无人机搭的走道还不够稳当,如果有扶手就好了。最好能有个东西把走道板临时固定在建筑上,不然万一有强度大的横风,让无人机摇晃,或者偏离,走道板上的人就会掉下来。太危险。”</p>

“是的,现在飞行高度不到五十米。如果是一百米以上,有横风和旋风,会让无人机更难保持悬停稳定。这个也是要考虑进去的。”</p>

李文军一边默默听着,一边点头,有人在旁边记下来。</p>

李文军说:“那就用一百米以上高楼试试。不用点火,就测试救援无人机在超高层的悬停稳定性。”</p>

杨守拙脑子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不单单是火灾救援,这个还可以用于超高层的其他救援行动,比如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急诊病人,比如解救人质。</p>

这一次测试完成后,董庆军指出了一个问题:就算是在潜水全地形车和机器人上装摄像头,进行水下探测和监控还是很不方便。</p>

因为体积太大,行动迟缓笨拙,容易被水底的东西困住,也容易被敌人发现。</p>

杨守拙感叹:该说不说,这小子虽然变态,但是脑子是真好使。一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p>

李文军说:“很好,这个问题就交给你去解决了。你要做出一款不能靠近水体底部,又能灵活迅速地在水平方向运动,并能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还能进行侦察的小型潜水器。”</p>

柳冬生说:“有意思。”</p>

左敬贤欲哭无泪:“啊喂,两位大哥,我们的载人潜水器还八字都没有一撇,你们又拉新活儿,是要累死自己么?”</p>

董庆军每天除了改造载人潜水器,就在琢磨这个小型潜水器。</p>

他跟柳冬生两个人总是一问一答。</p>

“不碰水底又要在水里运动。”</p>

“那不就是游泳吗。”</p>

“什么能潜在水里游泳。”</p>

“很多,鱼,虾,螃蟹,章鱼,水母。这些在水里运动够快,够灵活。”</p>

“虾和螃蟹的运动不够稳定。水母太慢,章鱼的触角碍事,阻力大。”</p>

“那就只有鱼了。最开始的潜水艇也是仿照鱼的梭子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