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晴琅心想,薛家也不单靠种棉花发家致富,将种植的方法教给村里人,大家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了,也不显得他们这一家太突兀了。</p>
但是,她有些摸不准村民们的态度,让村长过来,是单纯的派代表询问,还是想让村长施压呢?</p>
她没有第一时间表示肯否,而是反问道,“村长觉得我家该答应?”</p>
村长摇摇头,语气温和,“没有什么应不应该的,你家要是乐意,我打算从村里公账上出钱,就当做教大家种棉花的工钱。你家要是不乐意,也不强求,这是你家赚大钱的种植方法,没有规定村民想学,你就一定得教。”</p>
郑晴琅对这个答案很满意,她愿意教,那是情分,不愿意教,那是本分,若是村里人一开始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那她指定不会教的,免得养出一堆白眼狼。</p>
于是,她笑着回答道,“村长,你也知道,我家这种植的方法,都是亲家那边亲口传授的,虽然有心答应你,但还是得先问过亲家那边。还有,什么工钱不工钱的,你可给我打住,要是再提这个,那我宁可不教,免得以后被人戳脊梁骨。”</p>
村长一听,连忙点头,“好好好,我不提工钱,也确实该问问你们亲家那边,那回头你好好帮忙说道说道,要是需要的话,带上我。”</p>
说完,他望向郑晴琅,有些欣慰得笑了,“下坝村有你,真的是下坝村村民的福气呀!”</p>
郑晴琅被夸得老脸一红,忙吹捧回去,“要我说,下坝村有你会这么一个为村民着想的村长,才是最大的福气呢。”</p>
村长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有感而发道,“村里太穷了,每年种一茬粮食,也只够交税和吃个半饱,几辈人都这么过,见不着一点向上发展的希望。当初,咱们祖辈跋山涉水过来滇中定居,可不是为了过这种贫寒的‘新生活’。可惜,我没什么用,想不到什么好的出路,好在,今年因为你,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了。”</p>
郑晴琅笑了笑,没有将功劳揽上身,只是说道,“村长你看着吧,咱们下坝村会好的,会一年比一年好的。”</p>
隔天,薛满山跑了一趟马家,特意问了马家人的意见。</p>
马父听到下坝村要学上坝村全村种棉花,第一反应是不乐意的。</p>
但是冷静下来一想,棉花的亩产量不高,就算下坝村全村的地都种了棉花,也不会影响到上坝村的棉花出售。</p>
而且,如今种棉花的人多了,用心打听也能晓得一二方法,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让亲家出面教村里人,落个全村的人情,以后亲家在下坝村就更有话语权。</p>
于是,他点头同意了。</p>
薛满山千恩万谢得离开马家,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娘亲,过一会儿,村长就收到了郑晴琅的话。</p>
“让我家教大家种棉花也不是不成,但是丑话说前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棉花也是看老天爷收成的,不一定每一年都能丰收,别到时候种不好了,或是卖不上价了,就把锅都甩到我家身上呢。”</p>
村长没料到这么容易就说定了,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咱下坝村的人都是有良心的,就算他们不懂事,还有我压着呢。”</p>
有了村长这句话,之后的事便不必多说了,村长将薛家愿意教大家种棉花的消息放了出来,陆续便有人带着礼品上门,提前感谢他们的慷慨。</p>
郑晴琅一一婉拒,每次都要同这些热情质朴的村民言语拉扯好几回,直劝到口干舌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