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旅行的意义——差旅中的日常消遣(2 / 2)

登机起飞很顺畅,飞机穿过云层,告别快要下雨的海都,炽烈的阳光从机窗透过。延绵不绝似的云海趁着蓝天,惹的机舱中有些初次乘机的旅人发出几句惊呼,颜晖初次坐飞机时也是这样,那还是他还在上小学时。长期的职业差旅生涯使得飞行变成一种常态,刚回国步入职场不到半年,颜晖的飞行里程已经攒够了两家国内大航司的金银卡。记得有一年,颜晖的生日都是在飞机上过得,空乘还为他准备了一块儿小蛋糕,虽然没有吹蜡烛不过当时机组给的贺卡还摆在颜家的书柜里。</p>

从海都到古城两个小时的飞行,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时行千里。记得颜晖的父母给他讲过父辈们刚开始工作时的出差还只有绿皮火车可选,如果去的地方够远光路上就要花费两天,所有日常用度都要在狭小的铁皮罐头里面解决,那可是连桶装泡面都没有的年代。因此,对于老一辈儿的差旅人而言,饭盒是承载他们旅途记忆的物件。</p>

而之于颜晖而言,他的物件则是一个头戴式的降噪耳机和一副网购的,带着“不用叫醒我”文字的眼罩,在密闭空间的两三个小时最适合浅睡一会儿。最开始时颜晖也尝试过看书或者处理些文字性的工作内容,只是密闭空间密集人群下高含量的二氧化碳总是让他昏昏沉沉,还不如干脆休息一下。久而久之,颜晖也形成了一种奇怪的条件反射,飞机起飞后就开始犯困,降落时就会自然的清醒。</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