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顿了顿,喝了口水,接着继续讲述道:“事实证明,刘据的确不是第二个扶苏,他做得要比扶苏果决多了。”</p>
“然而,这其实也是被逼无奈到绝境的最后一搏。”</p>
“公元前92年 ,汉征和元年。这年,已经六十五岁的汉武大帝刘彻,因为自身的猜疑,而发动了震惊朝野的巫蛊之祸大搜查。”</p>
“此时距离卫青霍去病去世,也已经过去了十几二十年。”</p>
“从后宫宫女到前朝百官,一时间因为巫蛊一事,所受牵连者不知凡几。”</p>
“其中,在刘据的姨父丞相公孙贺一家,连同刘据的几个姐姐都因为受到牵连而被处死之后,身为太子的刘据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地位终将不保。”</p>
“再加上当时的刘彻宠幸年轻貌美的李夫人,还有李夫人弟弟李延年,李陵的崛起,明眼人都能看出,李家将成为取代卫家的下一个大汉顶级外戚。”</p>
“于是朝野中更多的人纷纷转投李氏门下,太子在朝中的地位越发失势,直至最后因为巫蛊之祸牵连自身,无法自辩的情况下,不得不起兵谋反,以自证清白!”</p>
此时的天幕上,随着秦明的讲述,刘据后期所经历的被动局势也开始一一浮现。</p>
从卫青霍去病去世之后,站在刘据一边的卫家和公孙家虽然依旧是朝中显贵。但是与卫霍相比,公孙家虽然位高权重,却不知进退,多行不法之事,早就为武帝所忌恨。</p>
于是武帝借着巫蛊之祸的名头,趁势将公孙一族连根拔起,同时也相当于给太子敲了一个警钟。</p>
之后,武帝病重于甘泉宫养病,白天突然梦见有人要用巫蛊之术害他。于是疑心大起,下令追查皇宫中一切有关于巫蛊之事。</p>
宠臣江充等人,就趁着武帝下令这个机会,趁机借着搜查巫蛊之名,利用宫人,在太子寝宫之中埋下诅咒用的木人。</p>
以此来诬陷太子诅咒皇帝,早有反意。</p>
最后刘据自辩不得,只能假借皇帝病重之名,以监国太子的身份,起兵诛杀江充,以求自保。</p>
数日之间,长安城内,乱做一团,血流成河。</p>
…………</p>
武帝元狩二年。</p>
皇宫内。</p>
刘彻在看到天幕上浮现的一幕幕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晚年究竟犯了一个什么样的错。</p>
是自己的猜疑之心,害死了自己三十多年来的太子。</p>
是自己,把太子逼到了不得不反的地步。</p>
至于巫蛊之祸的源头,杀公孙贺一家。</p>
他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对。</p>
从天幕中得知,公孙贺一家在他晚年位高权重,却又不似卫青那样,谨小慎微。</p>
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接替父亲担任太仆,骄横奢侈。不遵守法纪,竟敢擅自挪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这本身就是死罪。</p>
更深层次来说,这就是对皇权的挑战。</p>
对于如此膨胀的外戚势力,刘彻认为,不杀不足以震慑天下。</p>
但若仅凭此,就断言他要废了刘据的太子之位,那就未免有些过于揣度了。</p>
公孙可灭,太子却不可废,至少刘据还有着嫡长子的身份摆在那里,他刘彻不会做出自废武功的蠢事。</p>
再说太子一旦被废,那继承人就得从一帮小娃娃里挑选。</p>
那样一来,主少国疑的局面一旦形成,对大汉的整体发展来说,却又要比外戚专权更恐怖得多了。</p>
刘彻想了很多,心中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避免将来的悲剧发生。</p>
再抬头看向天幕中的太子刘据,最后逼不得已起兵造反的果决模样,他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将来绝非是一个软弱之君。</p>
同一时间,长安城大司马府内。</p>
卫青也在就天幕上浮现的公孙贺一家被灭族 ,太子被江充陷害,不得已起兵一事,与霍去病紧张的商议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