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星解释道,“萤火虫号拥有整个宇宙最先进的阵列式星海跳跃单元,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大大缩短两艘星舰在同时进行星海跳跃时的间隔距离,甚至能收缩到数百米的惊人程度,依旧不产生互相干扰——林前辈能理解我这句话的含义吗?”
李耀点头。
所谓星海跳跃,是从三维世界“跳跃”到四维世界,再从四维世界“还原”到三维世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跳跃或者说传送的物体,势必会在跳跃点和到达点都掀起时空碎片的涟漪——正所谓“破碎虚空”么!
这样的空间波动,毫无疑问会对旁边的事物产生强烈干扰。
假设有两艘星舰,在近在咫尺的距离,比方说一两公里之内——在宇宙层面上,这是微乎其微的距离——同时进行星海跳跃,又跳跃到同一个目的地的话,极有可能会发生碰撞甚至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在辽阔无垠的星辰大海中,非但适合用来建设“星空之门”,实施大规模星海跳跃的星域其实并不多,而且就算找到了适合的星域,战舰之间往往都要相隔上百公里距离,确保互不干扰之后,才能进行星海跳跃。
规模越大的战舰,要跨越的距离越长,在“破碎虚空”中掀起的破坏性涟漪就越强,四周就需要留出越大的空隙。
很多时候,倘若要调集一支规模庞大的星海舰队,远征亿万光年之外的另一个大千世界,是不可能一口气将所有规模巨大的主力战舰都传送过去的——这么做,只会导致舰队在目的地变成一堆叠加在一起,不断爆炸的铁疙瘩。
所以,往往要三五天甚至一两个星期,才能完成整支舰队的跳跃和部署。
而在远征大军进行跳跃的时候,也就是它最脆弱的时候——已经跳跃到目的地的星舰往往都分得很开,毫无战线和阵型的概念可言;后续星舰仍旧滞留在亿万光年之外的出发点,既不可能瞬间传送到目的地,即便传送过来了,处在“破碎虚空后遗症”中的船员以及被空间涟漪缠绕的星舰,亦发挥不出十分之一的战力。
那就好像古代正在渡过湍急大河的军队一样脆弱,所谓“半渡而击”,可不是开玩笑的。
但唐晓星竟然说,萤火虫号上的星海跳跃矩阵,可以将星舰之间的跳跃间隔距离,缩短到几百米?
如此一来,萤火虫号对于跳跃目的地的星域稳定性要求,就大大降低了,而且其灵活性、隐蔽性和机动性都大大提升,稍有风吹草动,被接驳在一起的几百艘星舰完全可以瞬间逃走!
这样的技术,在星海战争中的价值,简直不可估量!
李耀飞快眨巴着眼睛:“同样的技术,帝国和圣盟没有么?”
唐晓星道:“应该没有吧,我们萤火虫号的前身是一艘正在建设当中的试验舰,据说动用了不少星海帝国时代的法宝,甚至是上古洪荒时代的遗迹技术,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夺取了这艘试验舰之后,正是依靠这样神通广大的星海跳跃矩阵,我们才能在真人类帝国大军的围困之下,东躲西藏了上千年的,如果他们也有同样的星海跳跃技术,恐怕我们早就被抓住了1
“不过,经过漫长一千年的逃亡,我们的星海跳跃矩阵早就不堪重负,需要全面保养和大修,而我正好是负责维护星海跳跃矩阵的炼器师之一。”
-------------
今天和一位书友聊,说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说——本文里很多年轻人,比方唐晓星这样看起来嫩出水来的,竟然都是很厉害的炼器师,还是什么重要项目负责人,或者大学老师之类,会不会有点儿不太真实,她的资历、经验和水平够吗?是不是为了刺激,故意这么写的?
毕竟安排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和李老魔一起冒险,好像……不太好?
正好,老牛看了今天的新闻,说刚刚发射成功的长征五号,整个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3岁,而且还有三名90后。
我想,这应该足以说明问题了吧?
最后,祝贺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我们的过去是万国来朝,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