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海瑞当即问道:“殿下,那粮食呢?人总是要吃饭的。”</p>
这个问题朱载坖当然早就想过了,推广新作物,增加土地肥力,提高产量是一条路,同时增加百姓其他的食物来源,减少粮食在百姓食物中的占比也是个办法,不过这些都是朱载坖未来规划了,不过朱载坖还是信誓旦旦的向海瑞保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p>
朱载坖巡视完了遵化铁厂之后,还将新任蓟镇总兵李成梁和蓟辽总督唐顺之叫来,要求他们加强遵化附近的防务,万万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同时还向李成梁询问有关军器制造方面的问题,李成梁还是主张大量装备铁甲,原因很简单,铁甲对于现在蒙古人所使用的弓箭有绝佳的防护能力,只要大明士卒装备铁甲的比例上升,蒙古人引以为豪的所谓骑射就会大打折扣。</p>
边军之所以不愿装备铁甲,主要还是经济的考虑,还有就是北方冬季寒冷,着铁甲确实很不舒适,这个问题也要加以解决。这次蓟镇的损失不小,朱载坖便询问唐顺之和李成梁蓟镇官军的情况,战后李成梁招募了一批士卒,但是现在缺乏的是战马,朱载坖答应他们回京师后会和太仆寺、兵部商量这个问题。</p>
在遵化的巡视借宿之后,朱载坖转向天津巡视天津的各个工场,天津的工场一切都是正常的,不过今年造船厂有王直的订单,朱载坖也下令继续扩大造船厂,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木料,造船的木料才采伐到使用都是有严格的处理过程的,木料从辽东向天津转运,陆路是行不通的,只有走海路才行。</p>
唐顺之认为这个问题好解决,只需要行文给辽东的各个卫所,让他们采伐木料,通过水路运输即可。朱载坖当即制止了唐顺之的这个办法,大明的官员们长期都是这样,总是无偿的调用物资,从来没有给付报酬的习惯,朱载坖命令天津造船厂和辽东都司、总兵商量一个合理的价格,由天津造船厂拨出银子从辽东都司采购木料,朱载坖很清楚,有了银子,很多事情就好办了。</p>
同时朱载坖还命令造船厂要建造一批渔船,雇佣渔民出海捕捞,黄渤海渔场可是好渔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现在长芦盐场的产量也提升了,捕鱼腌制也要被提上日程,朱载坖很清楚,铁厂、铸炮厂、造船厂还是官军士卒这些重体力劳动的,仅靠粮食是远远不够的,得吃肉才行,但是朱载坖现在哪有粮食去喂猪养鸡啊,战马的豆料都够朱载坖头疼的了,捕鱼就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p>
咸鱼虽然没有梦想,但是他管饱啊,而且咸鱼耐储存,可以作为军粮使用,用处还是挺大的。</p>
(/74578/74578476/10100230.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