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四月【二合一】(1 / 2)

此时的魏王赵润,尚且不知雒阳发生了那般闹剧,他仍在雍丘一带紧咬着楚国上将项末的败军,试图使这支楚越联军覆亡在此,重现当年楚国寿陵君景舍败亡于雍丘的那一幕。

三月末,在联军被魏、卫、鲁三国军队击垮之后,楚国上将项末领着残兵退到了雍丘,驻军于「杞县」。

不得不说,此时的楚越联军,确实已到了覆亡的边缘:退兵,不敢退,因为有博西勒的四万余羯角骑兵在旁虎视眈眈,一旦楚越联军大规模撤兵,必将被羯角骑兵趁势攻打;可死守「杞县」吧,楚越联军又几乎无粮可守。

虽说在身处绝境之时,就连项末也只能默许麾下士卒抢掠雍丘、杞县一带的魏国百姓,但抢掠回来的那丁点粮食,根本不足以养活几十万楚越联军。

四月初,由于军中缺粮、且几乎已看不到丝毫胜利的希望,在楚越联军当中,粮募兵出现大量逃亡的迹象,几乎每日都有数以千计的粮募兵趁夜逃亡。

但很可惜,这些粮募兵十之七八都惨死在羯角骑兵的猎杀下,只有小部分人侥幸逃得一命,仓皇逃回楚国。

值得一提的是,羯角骑兵在猎杀那些粮募兵时,遵从了此前魏国君主赵润的誓言,在事后清理战场时,将楚国粮募兵的首级统统割了下来,带回「杞县」一带,在杞县城内城外那些楚国士卒的眼皮底下,堆砌了一座座的京观,以这份血腥警告整个天下:这即是与魏国为敌的下场!

看着城外那一座座京观,楚越联军士气暴跌,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日后他们的首级,是否也会被魏国军队筑成京观。

四月初五,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楚国上将项末派人与魏王赵润联系,恳求双方罢战言和。

具体交涉如下:楚越联军尽数退出颍水郡与宋郡,且楚国承认此战战败,并在之后向魏国赔付战争赔款,以这些条件来换取,当项末率领残余兵力撤回楚国时,魏军不予追击。

说实话,在并未得到楚王熊拓允许的情况下,以「国」的名义向魏国提出交涉、承认战败,纵使项末乃是楚国的三天柱之一,也未免有逾越的嫌疑。

不难猜测,倘若魏国当真答应了项末的交涉,项末势必将成为楚国的罪人——哪怕这场仗的罪责其实并不在他,他也难辞其咎,谁让他出头与魏国交涉呢?

但为了保护麾下的正规军,项末愿意背负这个责任。

然而遗憾的是,魏王赵润并没有答应楚军的建议——他非但没有答应,甚至于,就连项末派往魏军的使者,也被魏王赵润当场下令斩杀。

魏王赵润只留了一名活口,命其返回杞县转告项末、项培等人:“我大魏已对中原诸国宣战,顺者昌、逆者亡,再无第三条路!”

在听闻魏王赵润的豪言后,似项末、项培等人又惊又怒。

惊的是,魏王赵润这次似乎真的对他楚国起了杀心,怒的是,魏王赵润将他数十万楚越联军视为无物。

次日,项末听取了鄣阳君熊整的建议,又派了几名将官担任使者,前往魏军的营寨,警告魏王赵润:“杞县城内尚有千户百姓。”

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结果当日下午,魏王赵润就命桓虎押着在前两日战争中投降的万余楚军俘虏,前往杞县,旋即在杞县城外,当着城内城外无数楚军士卒的面,一个接一个地砍下首级,足足杀了数千人,从晌午一直杀到黄昏。

看到魏军如此强势,占据杞县的楚军士卒,竟不敢加害城内的魏人。

魏王软硬不吃,这可如何是好?

项末苦思对策,却毫无破局之法,只能跟魏军在雍丘、杞县一带继续僵持。

注:如果真的是现实的话,楚越联军若想要扳回劣势,不排除会把城内的魏人当做干粮,叫士卒们饱食一顿,再与魏军拼个你死我活,哪怕双方同归于尽。毕竟这是事关魏楚两国国运的战争,楚国将领极有可能狠下杀手。但考虑到某些规定条例,不允许写得这么黑暗,那就只能让楚越联军因为断粮而立刻溃败了。

四月初八,由于粮草告罄,楚越联军实在撑不住了,无奈之下,项末唯有与新阳君项培、越国将领吴起等人商议突围。

项末心中也清楚,想要将麾下的楚越联军全部带回楚国,这已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奢望,因此,他只求尽可能地保存己方的兵力,避免像当年的寿陵君景舍那样,将百万大军全部葬送。

为此,他对项培、吴起等人说道:“撤兵时,两位且率领麾下士卒火速撤回楚东,途中休要耽搁,我留下为诸位断后。”

听闻此言,楚军将领皆颇为震惊,连连劝说项末。

要知道,项末那可是三天柱之一,岂能留下断后?——毕竟以目前的形式而言,留下断后的兵将,那是肯定只有死路一条。

面对诸将的劝说,项末面露微笑地摇了摇头:“项某主意已决,诸位不必再劝。”

项末想得很明白,几十万楚越联军一起撤回楚国,那是肯定会遭到魏军的沿途追杀的,要命的是,魏军在这片战场有四万余羯角骑兵,只要这四万余骑兵死死咬住楚越联军,几十万楚越联军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与其如此,项末认为还不如自己留下断后,相信以他项末的名声,定能吸引绝大多数的魏军对他展开攻势,从而减弱对项培、吴起等人的追击。

没办法,联军中除了楚水君,就属他项末地位最高、职务最高,而楚水君,早在联军溃败的那一日,就已丢下联军逃回楚国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若他项末不出面想办法减少损失,恐怕他几十万楚越两军,难有几人能活着逃回楚国。

见项末执意如此,楚军诸将也唯有听令行事,可能其中有些人会因此暗暗窃喜,就比如鄣阳君熊整、彭蠡君熊益等熊氏王族贵胄。

别看他们此时仍留在联军当中,仿佛颇有胆气的样子,可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忌惮羯角骑兵而已,要不是羯角骑兵这段时间一直在杞县周边游荡,看到有楚国的逃兵就将其击杀,恐怕鄣阳君熊整与彭蠡君熊益等楚国熊氏王族贵胄,早就丢下联军与自己麾下的军队逃回楚国了,哪还会留在杞县担惊受怕?

包括前几日在联军溃败的当日,响应项末那「与魏军鱼死网破」将令的,其实也只有他麾下的军队,以及新阳君项培、越国将领吴起等小部分而已,像鄣阳君熊整、彭蠡君熊益这种,当时只顾着近卫保护自己逃走,哪里顾得上下令,叫麾下的军卒与魏军决一死战?——退一步说,纵使他们在逃走前下了令亦无济于事,主将都逃跑了,其麾下的军卒又能有什么斗志?

四月初九的凌晨,在天色尚未大亮时,除项末所率领的符离军外,其余楚越联军开始撤离,向东撤向宋郡方向。

巡逻的羯角骑兵立刻就将这件事禀告了魏王赵润。

得知此事后,魏王赵润立刻下令麾下魏、卫、鲁三国军队追击联军,没想到在经过杞县时,却遭到了项末的阻击。

“项末这是要牺牲自己,尽可能保全联军么?”

当发现项末丝毫没有要撤退的意思时,纵使赵润亦不由地心生感慨。

正如项末所猜测的,魏王赵润对他的“兴趣”更大,在魏王赵润的指示下,魏军一分为二,由魏将博西勒率领四万余羯角骑兵追击联军,而其余魏国将领,包括鲁国的季武、桓虎、陈狩,还有卫国的卫邵、卫郧、卫振等人,则将杞县四面围定,利用近几日打造的攻城器械,开始攻城。

项末率领符离军坚守城池三日,且期间多次夜袭魏营,只可惜,最终还是无法阻止魏军攻陷杞县,收复了这座失城。

魏昭武三年四月十二日,魏王赵润率军攻杞县,楚将项末坚守三日,最终还是被魏军攻破城池。

破城之日,项末身先士卒斩杀数十名魏卒,后因重伤明知必死,遂在魏军攻破城池时,为了不被魏军生擒,而拔剑自刎。

平心而论,项娈虽然号称是楚国第一猛将,但此人的阵亡,却远远不及其兄长项末的阵亡对楚国的影响更大。

就好比当年,哪怕同为三天柱之一,但邸阳君熊商的阵亡,对楚国的影响远不及寿陵君景舍的自刎一样。毕竟似熊商、项娈等人,虽作战悍勇,但本质却仍是将才,而寿陵君景舍、上将军项末,却是统帅之才,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收复杞县后,魏王赵润有感于项末对楚国的忠义,下令将他与其弟项娈一同厚葬,但是对于项末麾下的符离军士卒俘虏,赵润却没有过多的仁慈,他依旧沿用了「顺者昌、逆者亡」的那一套:选择归顺魏国的,则网开一面,统统充军;不愿归顺的,则就地处死。

结果,越有七成左右的符离军俘虏不愿归顺魏国,魏王赵润便命桓虎统统将其处死,致使数万名符离军士卒被处死,鲜血染红了杞县城外的土地。

这一日,世人终于见到了魏王赵润暴虐的一面,一声令下,数万名俘虏人头落地。

可能是被魏王赵润暴虐的一面给吓到了,以至于当卫邵、卫郧、卫振三人在杞县之战结束后拜见这位魏国君主时,心中颇为忐忑。

毕竟,他们几个那可是协助联军攻打过大梁的,纵使此番倒戈相助魏国击败了联军,他们也不敢保证眼前这位魏国的君主,是否会饶恕他们。

就当他们战战兢兢之际,忽听魏王赵润怒斥一声:“混账!”

听闻此言,吓得卫邵、卫郧、卫振三人浑身一抖擞,几乎要叩地乞求饶恕。

可没想到的是,魏王赵润在怒骂了那一句后,却淡淡对他们说道:“三位将军迷途知返,朕深感欣慰,朕已命季武、桓虎追击联军,收复宋郡,三位若是愿意协助我大魏的话,就跟季武、桓虎几位将军一同前往吧。……朕这里还有点事,就不多留三位了。”

卫邵、卫郧、卫振三人面面相觑,此时他们才注意到,魏王赵润手中攥着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