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聪明问:“范想林教授,你是红学家,我想问你,贾宝玉是仙人转世,难道还要念书吗?”于张喜文史作家反问:“沈聪明,你才是真正的傻瓜,你觉得这个问题还用问吗?”谁知道,红学家范想林说,关于贾宝玉的转世说法,在程甲本中,女娲炼石补天后剩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一块巨石,锻炼通灵变成人形四处游荡,后被警幻仙姑封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与绛珠草(林黛玉的前身)结下木石前盟,然后回归本位。</p>
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将此巨石变成扇坠般大小的石头(通灵宝玉),石头的真身(质)转世为贾宝玉,石头的形转世为贾宝玉出身时嘴里衔来通灵宝玉。这里的贾宝玉有仙人转世的背景。按照这种设定,虽然他有仙人转世的身份,但他处于尘世的家族环境之中。他的家族重视子弟的教育和科举功名,认为这是维持家族荣耀和地位的重要途径。</p>
所以他需要念书,这是家族对他的期望,也是当时社会的普遍要求。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念书是一种传统和规范,他不能完全脱离这种环境的约束。而且通过念书获取知识,也是他在尘世中成长和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有仙人身份,也要遵循尘世的规则。</p>
刘傻子教授说,依据甲戌本《红楼梦》,女娲炼石补天剩一块石头仅变为通灵宝玉,而与神瑛侍者和贾宝玉毫不关系;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神瑛侍者转世为人,生在京城荣国府贾府中。他虽然是仙人转世,但他所在的贾府,是一个非常注重封建礼教和传统教育的家族。在这样的家族里,子弟念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念书是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也是为了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而且,贾宝玉生活在尘世中,需要通过念书来学习尘世的文化、礼仪等知识,这也是他融入尘世生活的一种方式。即使他有仙人的前世,但在现世他仍然受到家族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所以需要念书。</p>
刘媛媛编辑说,贾府是一个名门望族,家族的繁荣和延续需要子孙通过科举获取功名来维持。贾宝玉作为家族中的重要子弟,念书是他承担家族责任的一种方式。例如,他的父亲贾政就非常希望他能够认真念书,考取功名,以振兴家族。尽管贾宝玉对仕途经济并不热衷,但他也无法完全摆脱家族对他的这种期望和要求。</p>
范想林说,在尘世社会中,念书是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贾宝玉通过念书,可以学习诗词歌赋等文学知识,这有助于他在与姐妹们的交往中,如海棠诗社等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进彼此的感情。同时,念书也有助于他了解社会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等,这是他在尘世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其实,后来家政明白了,贾宝玉读书是混日子,他考试的成绩优异,根本不是读书考出来的,而他本是仙人下凡,不用读书就能够考中前几名,毕竟仙人先知先觉。</p>
刘梦石教授打开穿越号机器人手机,开始讲述《红楼梦神游》的故事——</p>
贾政遂叫李贵来,说:“明儿一早,传焙茗跟了宝玉去收拾应念的书籍,一齐拿过来我看看,亲自送他到家学里去。”喝命宝玉:“去罢!明日起早来见我。”宝玉听了,半日竟无一言可答,因回到怡红院来。袭人正在着急听信,见说取书,倒也欢喜。</p>
独是宝玉要人即刻送信与贾母,欲叫拦阻。贾母得信,便命人叫宝玉来,告诉他说:“只管放心先去,别叫你老子生气。有什么难为你,有我呢。”宝玉没法,只得回来嘱咐了丫头们:“明日早早叫我,老爷要等着送我到家学里去呢。”袭人等答应了,同麝月两个倒替着醒了一夜。</p>
次日一早,袭人便叫醒宝玉,梳洗了,换了衣服,打发小丫头子传了焙茗在二门上伺候,拿着书籍等物。袭人又催了两遍,宝玉只得出来过贾政书房中来,先打听“老爷过来了没有?”书房中小厮答应:“方才一位清客相公请老爷回话,里边说梳洗呢,命清客相公出去候着去了。”宝玉听了,心里稍稍安顿,连忙到贾政这边来。恰好贾政着人来叫,宝玉便跟着进去。贾政不免又嘱咐几句话,带了宝玉上了车,焙茗拿着书籍,一直到家塾中来。</p>
早有人先抢一步回代儒说:“老爷来了。”代儒站起身来,贾政早已走入,向代儒请了安。代儒拉着手问了好,又问:“老太太近日安么?”宝玉过来也请了安。贾政站着,请代儒坐了,然后坐下。</p>
贾政道:“我今日自己送他来,因要求托一番。这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到底要学个成人的举业,才是终身立身成名之事。如今他在家中只是和些孩子们混闹,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露,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p>
代儒道:“我看他相貌也还体面,灵性也还去得,为什么不念书,只是心野贪顽。诗词一道,不是学不得的,只要发达了以后,再学还不迟呢。”贾政道:“原是如此。目今只求叫他读书,讲书,作文章。倘或不听教训,还求太爷认真的管教管教他,才不至有名无实的白耽误了他的一世。”</p>
说毕,站起来又作了一个揖,然后说了些闲话,才辞了出去。代儒送至门首,说:“老太太前替我问好请安罢。”贾政答应着,自己上车去了。代儒回身进来,看见宝玉在西南角靠窗户摆着一张花梨小桌,右边堆下两套旧书,薄薄儿的一本文章,叫焙茗将纸墨笔砚都搁在抽屉里藏着。代儒道:“宝玉,我听见说你前儿有病,如今可大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