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之所以能够汇聚起这样一支庞大的工匠队伍,一方面得益于其严苛无比的秦法以及高效有力的执行力度。</p>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秦国出于支撑连绵不断的战争需求,不得不高度重视工匠群体的发展,以及严苛要求。</p>
秦从事官府手工业主要是奴隶、囚徒和自由人。</p>
秦简记载:“隶臣有巧者可以为工,勿以为人仆养。”</p>
同时,根据秦律对工隶臣的赎身规定,工隶臣可以通过功勋免去奴隶的身份(只是仍需为工),这一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工隶臣对工作的积极性。</p>
而自由人分为工师和工匠,新人需要通过工师培训后才能升为工匠。</p>
秦律中专门规定了工匠培训的时间以及奖惩制度,一般的学徒为期两年,有一定技能的学徒为期一年。</p>
秦对学徒学成有严格的考核,对于到学期而未学成者,则要上报内史给与相应的惩罚,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了新工匠具有较高的技能。</p>
这种对学徒的严格培训和考核甚至超过了中世纪欧洲行会对学徒的要求。</p>
而后世的君王普遍不太重视发明创造,都对‘物勒工名’的制度视而不见。</p>
无论是西汉初期的黄老思想,还是后面的儒家思想,都对奇淫巧技不太重视。</p>
据《周礼·考工记》记载:中国古代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就有了国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涣的年审制度和政府官员质量负责制度。</p>
春秋初,齐、晋、秦、楚等国规定:制造产品,要“取其用,不取其数。”</p>
在原材料选择、制造程序、加工方法、质量检验、检验方法等,都要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的“坚好便用。”</p>
首先提出用“物勒工名”质量负责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监督的构想,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p>
是他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率先在秦本土实行了这项制度。</p>
即国家于每年十月份由“工师效工,陈祭器……,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p>
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的对各郡、县工业产品进行质量抽验的制度。</p>
同时,还将各郡、县制造工业产品用的衡器、容器等,由“大工尹”统一进行年审。</p>
凡不符合标准的,不得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能“功致”。</p>
在对产品质量年审时,除要求每件产品“做工考究,工艺精湛”外,还要求生产者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姓名。</p>
以防止以次充好和仿冒行为。</p>
如一经发现产品质量比较低劣,坑害了使用者。</p>
便会由负责检测质量的“相邦”写出鉴定结果,提出对责任者惩罚的建议。</p>
责令查明原因,制定改过……</p>
悲哀的是,西汉早期由于大量重要文物典籍被项羽付之一炬,导致了秦汉两个相邻王朝几乎出现了文化、科技断层。</p>
幸亏萧何当初成功在咸阳拯救出来很大一部分渔林田册、规章典籍,才有了后面的汉承秦制。</p>
否则的话,统治深入基层的强大秦王朝收集天下知识,与破坏力爆表的纵火达人项羽一个配合,华夏民族还真有可能退回到商周早期的原始社会。</p>
刘禅对技术有着深刻的认知与重视,他深切地明白技术所能产生的巨大力量,见识方面是他与传统君王相比最大的优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