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人口分布情况,汉人在整个并州范围内主要集中在东南,大部分地区是汉胡杂居,北边干脆被胡人占据。</p>
这样的人口格局制约了本地汉人政权的发展。</p>
正因如此,即便从占地面积上来比较,并州远比冀州更为广阔。</p>
但论及人口数量、农业产出以及商业繁荣程度等综合性实力指标,并州却远远逊色于冀州。</p>
直接表现为兵员动员能力的差别。</p>
当然,现在的冀州也不是当年袁绍时期一个州就能养十万大军的冀州就是了。</p>
并州加上河东、河内两郡之后倒是能和现在的冀州半斤对八两。</p>
而上述并州那些沿河流分布的经济带,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p>
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汉军志在必得的进攻目标,同时也是魏军必须全力守护的战略要冲。</p>
于是乎,双方围绕着这些地方,势必会上演一场敌我进退的争夺戏码。</p>
魏军则能够巧妙地借助自身所处的有利地形,就地获取物资补给。</p>
并采取步步为营、节节抵抗的战术策略来抵御汉军的锋芒。</p>
魏军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大概已经是汉魏双方的共识,双方都知道这是魏军的最佳选择,算是明牌。</p>
且说那河东太守夏侯霸麾下有一万雄兵,而河内秦朗亦统领着五千精兵强将。</p>
除此之外,司马懿还竭尽全力的征调了并州所有能动员的地方军。</p>
由太原郡的李孚、西河郡太守魏种以及上党郡的羊衜等三位郡守(三郡将)统领。</p>
唯有定襄郡地处长城防线要冲之地,其兵马肩负着抵御外敌入侵的重任,实难轻动分毫。</p>
至于自太原郡拆分而出的乐平郡和新兴郡,因兵马数量有限,其太守本人便不需要调动。</p>
两郡的兵马则是被司马懿下令直接归入太原郡兵、西河郡兵的指挥序列之中,交由李孚和魏种分别代管指挥。</p>
这时候集中兵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小规模的兵马没必要单独存在。</p>
司马懿对各方势力严令下达,责令这些地方总计一万五千名郡兵迅速集结,听从他一人之号令。</p>
如此一来,加上边防军司马懿手中便掌握了整整三万大军。</p>
值得一提的是,上郡的郡兵并未如其他部队一般调往河东。</p>
而是奉命留守上郡之关键城池——高奴城(即后世之延安一带)以防备汉军派出偏师向北突袭,进而攻占上郡。</p>
而上党郡的羊衜因其所率兵马距太原最近,而且位于太原郡与河内郡之间。</p>
之后司马懿还会带领这些兵马南下河东、河内作战。</p>
让上党郡的兵马北上纯粹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司马懿自然是不会做的。</p>
故而司马懿特命他原地待命,太原郡的兵马则是完全可以在当地完成集结工作,无需大费周章地调遣。</p>
初期阶段真正面临紧急任务、需要率领军队长途跋涉出征的唯有西河郡太守魏种一人而已。</p>
说起这魏种,倒是颇有渊源。</p>
想当年,他可是由曹操亲手举荐成为孝廉之人。</p>
要知道,在那个实行二元君主制的时代里,存在着这样一种潜在的社会规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