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你们这些男人…哼!就知道这些东西!(2 / 2)

陛下如今关押七人已有两月,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若七人有罪,陛下可明示天 下!若七人无罪!陛下也当放了他们,以示公正!”</p>

朱元璋哼了一声。</p>

“不教而诛?杨侍郎,你的意思是,朕将他们诛杀了?”</p>

杨侦慌乱道:“臣不敢…只是朝廷大臣,终究是国家体面!如此关押,终究是有伤体 面 ! ”</p>

说着杨侦猛的跪倒。</p>

“请陛下放了钱尚书等七位大臣!”</p>

朱元璋还未发作。</p>

忽然。</p>

朝中一大半文官哗啦啦跪倒!</p>

“请陛下放了钱尚书等七位大臣!”</p>

六部尚书,跪倒了五个。</p>

六部左右侍郎,跪倒了七个。</p>

只有兵部尚书陈宁站在一旁。</p>

六科给事中几乎全部跪倒。</p>

督察院只站着左副都御史。</p>

通政史司,大理寺,翰林院,着红袍者,几乎悉数跪下!</p>

朱元璋望见如此场面。</p>

整个人愤怒的几乎颤抖起来!</p>

“好好好!今日你们是想逼宫吗?你们觉得,朕怕你们吗?”</p>

说着,朱元璋冷冷道:“既然你们喜欢跪着,那便跪着吧!如果不想要头上的官 位,也可以放下走人!朕的大明朝不差你们这点!”</p>

说着,就要起身离开。</p>

老朱的脾气,向来是不管不顾的。</p>

大明朝的文官他可从来都没放在眼里。</p>

这群人喜欢跪,那便跪着好了,不想做官也无所谓!</p>

大明朝想做官、能做官的人多了去了!</p>

建国初期。</p>

明朝的选官制度并不是主要依赖科举。</p>

反而是察举和国子监培养较多。</p>

在洪武四年的时候,朱元璋曾经举行过一次科举。</p>

那一次科举选拔出了二三百个人才,但朱元璋觉得年轻人居多,缺乏经验。反而嫌 弃起来。</p>

自那之后朱元璋便命有司多多察举人才,以为官员。</p>

加上国子监每年源源不断提供的人才,朱元璋并不担心手上无人可用。</p>

这些人不做官便不做!大不了再选上来一批官。</p>

穷苦出身的朱元璋对这些口中满是圣人之道,暗地里却贪赃枉法的文官,本就没有 什么好感。</p>

所以大明朝的官员待遇才低的令人发指,休沐假期史上最短。</p>

官员薪俸史上最低,甚至还以大明宝钞代替银两发放。</p>

而大明宝钞的弊端,就是老朱压根儿不懂什么经济学原理。</p>

只知道一味发钞便能代替银两使用。</p>

故而导致宝钞飞速贬值,渐渐地,官员发到手里的宝钞购买力也越来越低。</p>

原本1宝钞能抵1两银子,后来10宝钞都未必能抵得上1两!</p>

这也是贯穿大明朝始终的问题</p>

一个如此薄待官员的皇帝又怎么会在乎些许文臣逼宫?</p>

朱元璋冷哼一声,站起身来。</p>

“退朝!你们不是喜欢跪吗?那朕今天便请你们跪个够!没有朕的旨意, 一个也不 许起来!违者以欺君论处!”</p>

说着朱元璋站起身,离开了。</p>

只留下满朝文官,全都懵在当场。</p>

他们设想过很多场景,皇帝大发雷霆,送他们去天牢。</p>

皇帝服软,将那牢里的“七君子”放出来。</p>

皇帝苦口婆心劝慰群臣,当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p>

总之。</p>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p>

老朱直接将他们晾在这里了!</p>

一直跪着?</p>

这大殿的金砖都是特殊烧制的,又硬又凉。</p>

跪久了,只怕大家都要崩溃!</p>

另一边。</p>

勋贵们则满脸冷笑。</p>

活该!闹啊!玩砸了吧?</p>

真以为咱大明的皇上是好欺负的?</p>

大宋的皇上好欺负,那是因为他们得国不正!</p>

这才拼命讨好文官,原贪赃枉法也不轻易处置,便是朝中有了党争,也不会轻易将 那个人彻底打压至死。</p>

至于官员待遇,更是历朝之最!</p>

同时休沐假期也多得令人发指。</p>

与此同时,大宋的武将则因为皇帝的黑历史而被打压的极为彻底。</p>

甚至高一级的武将,也会被低级的文官羞辱!</p>

当然,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了明朝的中后期。</p>

不过在洪武初年这种事情是想都不要想的,历朝历代,得国之正无过于大明!</p>

皇帝可不欠你们文官什么,说白了你们只是给他干活的!</p>

在想用什么孔孟之道三纲五常来约束这位洪武皇帝,多少有些痴心妄想了。</p>

众多武将勋贵笑盈盈的就离开了朝廷。</p>

只剩下太子看着众多文官满脸叹息。</p>

“最近这两个月左右,钱尚书等七人并未在天牢当中受到任何非难!</p>

身体状况也没有任何问题,你们这又是何苦,非要逼迫陛下呢?”</p>

礼部侍郎杨侦苦涩道:“言官无罪,众臣无罪,如此被不讲道理地关押,国家大臣 体面何存?朝廷体面又何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