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闯营的战略转向(1 / 2)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 1583 字 8个月前

第一百二十章 闯营的战略转向</p>

李自成前脚离开了潼关,清军后脚就追了上来。</p>

李自成本想在西安汇合高一功南下,但是时间上来不及了,只能当日就撤退了,并命田见秀断后。将西安城中所有粮草都烧掉,不留给清军。</p>

只是李自成走后,田见秀不忍心。</p>

闯营粮草断缺,很多粮草都是从民间之中强征过来,关中本地粮食短缺。这剩下的粮草,几乎是百姓的救命粮,田见秀下令,将这些粮草分散给百姓。</p>

只是田见秀却不知道,他的好心,做了一件大大的错事。</p>

清军后脚进入西安之后,随即用刀兵收粮,本来是饥民的百姓,或许还能活下来,但是因为手中有粮食,反而怀璧其罪,为清军所杀,而清军正是有了这些带血的粮食,才有了力量继续追击李自成。</p>

潼关失守,更大的影响力。不在战事上击杀了李自成多少,而是政治上瓦解了大顺政权。</p>

潼关失守之后,各地明朝降臣纷纷又投了清廷。</p>

以董学礼为其中代表。</p>

其实董学礼并不是在潼关之战前投降的,而是怀庆之战就投降了,如果没有董学礼的阵前投降,怀庆之战,也不会结束的那么快,多铎也不会那么快的挺进到潼关城下。</p>

董学礼写了书信招降各处降将</p>

有少数几个明朝降将不同意,如牛成虎。其余的如同白广恩,左勷等人。但是大势难改,即便是牛成虎,不得不在陈之龙的裹挟之下投降了清廷。如果对照了孙传庭出关的将领名单。</p>

就会发现,这些人大多都是孙传庭旧部,也就是明朝最后的支柱。秦军。</p>

不过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清君的赖以支撑的支柱,后世称之为甘陕绿营兵,在后世的很多征战之中,都有上佳的表现。</p>

面对麾下将领纷纷投降的情况,李自成撤到河南之后,清点人马,只剩下一十三万之多,大顺雄兵百万,已经成为了历史。</p>

不过,比起李自成的情况,更加难过的是高一功。</p>

在李自成仓促撤退的时候,高一功还守着延安城,被阿济格团团包围住,当他知道,西安被官军攻下,沿边明军降臣纷纷投降清廷的时候,他反而成为了绝对的少数派。</p>

在绝境之中,高一功反而表现出英雄本色。</p>

带着数万人马向西撤去,汇合党守素所部,不仅仅要与清军作战,也要与各地降臣作战,甚至与关外的蒙古做战,进行一场,从延安向西,至宁夏。</p>

在宁夏还与阿济格打了一场大战,双方激战竟日势均力敌,结果清军借兵套虏,所谓套虏就是河套地区的蒙古人,在高一功背后发起进攻,高一功不得不撤退。</p>

行进甘肃,攻汉中,入四川,最后从郧阳进入湖北,所经之地,绵延数千里,大小百余战,到了湖广的时候,已经是次年了。</p>

而那个时候,李自成已经成为历史。</p>

而这个时候,李自成在河南内乡,重整人马,与众人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p>

放弃了整个西北,李自成这个皇帝已经名存实亡了。</p>

他手下仅仅有十三万人马。</p>

大多都是李自成死忠精锐,倒也可以相信。</p>

如果在数年之前,十三万人马,足以撼动天下。但是现如今,十三万人马,根本算不上一流的实力,清军就不用多说了,清军满,汉,蒙八旗,就有二十多万。</p>

而除却这些之外,还有数目繁多的降军,别的不说,单单是西北原明军的降军,组织一下,有二三十万绝对没有问题,再加上其他地方殿下降军,他们控制的蒙古部落。</p>

多的不说,接近百万人马,绝对不少。</p>

当然了向一个方向投放这些人马,是决计不可能的。</p>

而曹营现在的人马,分为两部,一部是罗玉龙在南京统领的,一部是罗汝才带到武昌的,再加上附庸的高杰,郑芝龙所部的人马,加起来也接近百万之众。虽然南明屡战屡败,但是如果整合一下,几十万人马还是能拿出来的。但是这些人马到底能不能打仗,却是另一个问题。</p>

即便是龟缩在四川的张献忠,此刻也占据成都,分列四十八营,这还是中军,分属各地的驻军,也有数十万之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