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今天魏忠贤来,只是为了讨取孤王的信任?”朱由检目光一缩,问道。</p>
“老奴不知,老奴以己推人,如果老奴处在魏公公这个位置上,陛下又对他不亲不进,心慌意乱是难免的。未必有其他的心思!”王承恩慌忙解释道。</p>
朱由检恢复了平静,长吁了一口气,说道:“明白了!承恩,你认为董宣武这个人怎么样!”</p>
王承恩脸色微微一变,声音有些惶恐:“陛下,老奴与董大将军不是很熟,并不了解董大将军,只知道他有大功于我大明,其他的老奴就不知道了!”</p>
“承恩,孤王也是随便说说,又何必认真呢?”朱由检笑道。</p>
王承恩想了想,说道:“老奴对董大将军并不大了解,对于他的为人,老奴不敢乱做评价。</p>
但是老奴想,陛下与董大将军相识于微末。那时,先帝年富力强、身强体壮,恐怕没有人会想到陛下会继承大统。陛下虽得先帝宠信,但毕竟只是一个王爷。</p>
看一个人的人品,最好看落难时他的态度。老奴想,当初董大将军恐怕也没有想到陛下乃是大明的真命天子吧!”</p>
听了王承恩的话,朱由检猛地一拍额头,大笑起来,</p>
“不错,贫贱之交才是真交情,看来孤王真是糊涂了,想多了。</p>
现在孤王即将登基称帝,那些大臣来向孤王献忠又有什么好稀奇的。</p>
倒是孤王当初是一个闲散的王爷,无权也无势,迟早都会就藩,混吃等死。那时,也只有董爱卿煞费苦心地教孤王做事和世间的道理。他又能图什么呢?</p>
董爱卿做事一向都秉承一片公心,对事不对人。又哪来那么多花巧的心思?</p>
况且京城中魏党与东林党已成水火之势,皇太极率雄兵三十万屯兵山海关,随时都可能挥师再次攻打京城。外有强敌而内不靖,内忧外患之下,董爱卿怎么可能会心急如火?</p>
急于解决内忧而忽略了朕的想法,又有什么奇怪的。</p>
身为天子,自当要有容人之量。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孤王怎么可以因为这么点小事而对董爱卿心怀不满?”</p>
想到这里,朱由检郁结在心中的那不快,顿时烟消云散。</p>
仔细想想,内阁改制其实也未必如魏忠贤说的那般严重。</p>
自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除了大明,哪一朝哪一代没有宰相?不一样都过来了?宰相做权臣的的确是有,但宰相夺位的除了王莽,恐怕还真再找不出来第二个例子。既然让出相权,能够解决魏党与东林党的纷争,让出来又有何妨?反正内阁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相权。</p>
如果日后相权果真威胁到君权,今日能改制过去,日后自然也有法子改制回来。</p>
思及至此,一理通百理明,朱由检心中豁然开朗,哈哈大笑着离开了御书房,却没有注意到身后的王承恩轻舒了一口气,悄悄地拿袖口擦了擦额头的冷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