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汉骑竟能如此骁勇?(2 / 2)

行军到午后时分,前方的侦查哨骑探查到李氏义军正在南下,这支南匈奴武装当即停下,穿甲的穿甲,列阵的列阵。</p>

步卒排列在一处山丘上,骑兵所处的方位稍下一点,刘渊所部等了片刻,终于等到同样穿戴整齐的李氏义军。</p>

“义军人马,如此雄壮!”</p>

望着那上千名持戟甲兵,刘渊不由自主发出赞叹。</p>

他也是知兵的,除去辅兵,对面的李氏义军几乎人人都有披膊、裙甲、盆领等护具,骑兵中还有不少手持长戟,最精锐的洛阳中军也不过如此了。</p>

“父亲,儿愿领五百骑兵迎战!”</p>

长子刘和率先请战。</p>

“五百太多,李氏义军也就三百多匹马,他们的骑兵顶多三百,我也给你三百,见机行事。”</p>

刘渊此时手上就八百骑兵,他不想这点本钱全被大儿子带出去,于是只给三百人。</p>

“必不坠父亲威名!”</p>

刘和抱拳行礼,潇洒一挥自己的披风后,转身离开。</p>

很快,三百名弓骑兵缓慢出战,按所属的百夫长分为三队,前后排列。</p>

对面的李氏义军骑兵也慢慢往前压,压到两三百步的距离上,打头的一百名义军骑兵开始加速。</p>

“首队前攻,抢敌之右!”</p>

身为指挥的刘和下了第一道命令后,南匈奴第一个百人骑兵队开始策马加速,但并不是直直朝着敌军冲锋,而是绕了一大圈,迂回进攻。</p>

这是很正经的弓骑兵进攻策略。</p>

即便是南匈奴出身的骑兵,大多数兵卒也只能做到左手持弓右手拉弦,由此衍生出三种骑射姿势:分鬓、对镫、抹鞦。</p>

各自对应射左前方、射左侧、射左后方。</p>

因此弓骑兵的右侧是攻击盲区。</p>

“次队跟进,抢敌之左!”</p>

等到第一队迂回成功后,刘和发出了第二道命令。</p>

被抢右后,义军骑兵要么直接贴到首队身前,用环首刀攻击,要么调转马头,回去再和南匈奴首队抢右。</p>

无论第一波义军骑兵如何应付,总有一个破绽露出来。</p>

刘渊等人对刘和的应对相当满意,上百人的弓骑兵就只能这么打。</p>

此时战场中央,第一波义军骑兵正在正常冲锋,没有停下来和抢右的南匈奴首队骑兵贴身近战,也没有调转马头继续抢右。</p>

迎接南匈奴首队的是剩下的义军骑兵,总数约一百左右。</p>

“三队再跟,抢敌后军之右!”</p>

刘和发出指令,身边的旗手接连挥舞手上的小旗,第三个百人队终于开始前冲。</p>

作为指挥的刘和也在三队里,他这一队任务相当轻松,只需要迂回至第二波义军骑兵的右侧,控制住局势即可。</p>

如果李氏义军也是正常的弓骑兵,那战场形势相当不利于义军骑兵。</p>

刘渊、刘宣等人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义军第二波骑兵直接冲到抢右的南匈奴首队身前时,刘渊脸色立时大变。</p>

显然对面的这队骑兵经过特殊训练,能硬顶着箭只冲锋,杀进军阵后也不停留,快速与南匈奴首队脱战,继续对上南匈奴三队。</p>

更让刘渊等人大骇的是,仅仅一个交锋,首队就倒下去超过三十名己方骑兵。</p>

“汉骑竟能如此骁勇!”</p>

刘渊心痛不已,骑兵个比个金贵,一个交锋就死这么多,这比让他投降李氏义军都难受。</p>

“看,儿先前所言投降才是正理。”</p>

四子刘聪仍旧主张归降李氏义军,打不过不丢脸,明知打不过还要拼命那就有问题了。</p>

第一波义军骑兵也和南匈奴次队撞上了,这次的死伤更加惨烈,义军骑兵为首者手持长戟,一戟就能带走一名持刀反击的五部骑兵。</p>

刘渊定睛一瞧,这人的长戟居然有两刃,他每次出手,自己的心就莫名猛跳一下。</p>

似乎那戟刃即将落到自己身上。</p>

“想必此人便是义军大将军了,不如鸣金撤兵,就此投降。”</p>

刘宣谆谆劝谏自己的侄孙儿。</p>

“恐怕已经来不及了。传令官鸣金收兵,儿郎们就地下马献降。”</p>

刘渊下完令后,又派人前往正在恶战的战场中央,直接大声呼喊五部南匈奴归降之意。</p>

当然,他自个儿和周围的亲从们则端坐于马上,要是情势不对,他们宁愿丢下这三千步卒开溜。</p>

金锣之声远远传开后,南匈奴骑兵开始脱离与义军骑兵的战斗,杀的兴起的李昊听到刘氏匈奴居然就这么归降了,虽然心上不情不愿,但仍旧下令义军骑兵停止追击。</p>

“让刘渊老儿卸甲见我!”</p>

右手持戟、左手扯马缰的李大将军横马于两军阵前,命归降的南匈奴首领亲自出列见他。</p>

刘渊无奈,脱掉了铁盔后,将身甲掩盖在袍服下,走出军阵开始与义军大将军商议归降之事。</p>

“你所辖南匈奴之兵,要全部打散混进义军兵卒里。我给你个步兵校尉,负责招揽南匈奴五部的壮丁。如有不从,我两家便再做一场。”</p>

李昊给的条件相当苛刻,这意味着刘渊等人几乎丧失了军权,连当军头都做不到。</p>

“大将军,可否容我与幕僚商议片刻?”</p>

苦着脸的刘渊有了带兵逃亡的心思,但也不知道该往哪边逃。</p>

这义军骑兵可就在眼前。</p>

“准了!”</p>

得到对面大将军的允许后,刘渊又和刘宣等老一辈族人磋商片刻,得出的底线是保留骑兵的军权。</p>

李大将军想用他这面旗帜招南匈奴之兵兵,强硬喝道:“给你个步兵校尉已是恩赐,再不率部投降,就等着挨砍吧!”</p>

PS:求推荐票求月票。</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