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号,沈阳中卫城。</p>
东边的浑河方向,数不清的后金俘虏被长绳连成串,分列成两条长蛇,向着沈阳城迤逦而行。</p>
队伍前端,后金抚顺关的诸多将领正被关在囚车上,蓬头污垢的等着大明朝廷将他们砍头。</p>
“脚下放快,别他娘墨迹!”</p>
骑马明兵用马鞭抽着赶路不积极的辫子民。</p>
沈阳城东门,守在铡刀处的李昊等着来自抚顺的战俘。</p>
“大帅,我还有用,我能去赫图阿拉、去铁岭骗开城门……”</p>
“呦呵,袁大巡抚也敢跑出宁远城了!董老头是带着孙女儿过来相亲的?毕副使,我让你要的口粮怎么没要到?还有这几位,你们就空着手到沈阳城来了?”</p>
一身戎装的吴三桂骑马赶到东门口,侧着身子下马后,向主帅回禀了降民数量。</p>
于是八旗很明显分成了两大波。</p>
无论是蒙古兵,还是女真人,全都得剃了三搭辫发或者金钱鼠尾辫,然后与汉民一样蓄发,否则留辫不留头。</p>
但上次的阿敏都没走到山海关,刚进锦州就被愤怒的流民抢去了一条胳膊一条腿,得亏明军护着,不然阿敏在锦州就交待了。</p>
他的伤没好全,行动时还有点影响,但指挥兵卒行军不成问题,李昊就经常给他派押运俘虏、降民的活计。</p>
马上的李昊居高临下,“你是董应举的孙女儿吧。”</p>
一句话,辽东新收复的土地上既在积极恢复耕种秩序,又在大力恢复汉化。</p>
董家孙女没有否认自己的身份,初次见面,李昊对她印象不错。</p>
前锋镇总兵又派小吴去干活。</p>
毕自肃跟着补充:“朝廷已经议定了,明年辽饷只征几个富省,这些辽饷还要分给九边军镇填补欠饷。辽镇的兵额必须得降下来,宁前、关城已经开始淘汰冗兵。</p>
“小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化百姓。即使民生再难,也不该放任百姓分食人尸。”</p>
就这还不算被抢走了口粮的降民。</p>
“本抚台此来,是为整顿前锋镇兵额,并辽东九卫屯田事宜。李帅作战辛苦,钱饷之事便让我们分忧,此前上万降兵,必须得在两个月内打散,要么充进辽镇各营,要么改为团练兵,直接屯田。”</p>
趁着明兵给俘虏们宣扬剃辫政策,李永芳等重要人物也被压到总兵面前。</p>
大明不是后金那种部落联盟,有灾还是要赈的,就算是装模作样,粥场也会开起来。</p>
加上新归降的兵卒、几千东江兵,李昊能指挥到的兵卒已经超过了三万。</p>
前锋镇虽然战事吃紧,可有李帅在,养三万战兵其实不合适。登莱等地转运粮饷还要供应东江军民,实在养不起来,这是登州府知府王廷试,由他给李帅回禀山东等地的粮价。”</p>
辽阳重归大明后,他们在沈阳一带派出分散的小股骑兵袭扰北上攻打各村堡的明军,并逐步收拢各旗正身旗丁与家属,带着余粮、物资一路北撤,试图经营开原、铁岭与更北的地盘。</p>
沈阳城原先就被李昊糟蹋过一次,城内民壮不多,存粮也没多少,八旗兵也守不住,黄太吉干脆派人毁了城门和几段城墙,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给烧了。</p>
并将附近村堡里的汉民尼堪杀得没剩下几口人,既减少粮食消耗,又不给大明留下壮丁。</p>
这帮文官也急了,辽沈海盖一带大打了好几场,可以说千里狼烟,地皮又被明军和鞑子兵来回刮,口粮实在是没有了。</p>
“办公事的时候称官职!”</p>
有血性的早死在了战场上,再不济也跟着那些旗主、额真跑了,留在抚顺关的基本是软蛋,剃個辫子而已。</p>
而近二十万东江民、十来万辽西流民先后往这附近赶,生怕来的迟了就分不到土地,口粮压力大大增加。</p>
四名营兵直接将他抬到了总兵的铡刀前,李昊干脆利落压着铡刀落下去。</p>
八旗仅存的旗主们终于悟出大规模野战对付不了上百箭都射不死的李昊,守城也守不住,因为不仅有骇人的投石机,城内各种汉民也伺机反正。</p>
战事顺利,李昊心情也不错,进去后挨个儿调侃了这些文官。</p>
不是温州人便是福建人。</p>
他们可没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观念。</p>
他没有理会总兵官的戏话,直接开门见山说起了正事。</p>
自占据辽阳,而海州城外的阿济格等人东撤到了山区后,大明在辽东的优势开始显现,李昊也开始实行剃辫子政策。</p>
前锋镇总兵又派家丁从民众嘴里抢回那些尸身后,才往城中心而去。</p>
跟着来的一位中年文官讲了飞速上涨的粮价,即使是山东腹地,粮价也从五六钱银子一石涨到了一两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