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河南尹,偃师。
“昔武王伐纣凯旋之时,行至此处筑城,取息偃戎师之意,号为偃师。今我大汉于此处起兵北伐,望功成之后,平能与诸位再至此处,共庆灭魏之胜。”
王平站在丘陵上,俯视着依山伴河正在休整的汉军大营,对身后诸将说道。
商朝实际上是当时众诸侯国推举出来的盟主国,周人起于关中,在孟津与天下诸侯会师,也是渡过黄河,在河内的牧野击败纣王。而当下大汉也是要渡过黄河,在河内击败曹魏,从而定鼎天下。
霍弋手按汉剑,感叹说道:“当如大将军之言,我军伐魏得胜,能与陛下在偃师庆贺灭魏之功。时天下归一,将息偃戎师矣。”
随军的出征,官为参军的杜预禀告道:“启禀大将军,诸位将军皆已抵达!”
“好!”王平吩咐说道:“召集众将,商议军事!”
“诺!”
帷帐内,王平端坐榻上,背挂河南尹及河内郡的舆图,手下将士依官爵高低,依次分坐下。而杜预是在王平右手的侧后方,提笔记录王平与众将商议的军务。
霍弋作为督关东军事的主将,率先说道:“大将军,今下逆魏大军严守河内,把守平阴、盟津、五杜等渡口,严令我军趁机渡河。魏将司马昭、王基率主力屯驻平皋,以防我军北进,亦或东出。”
洛阳作为突出部,北接河内,南靠颍川,东联荥阳,与曹魏的边境线极长,曹魏根本防守不来,只要挑选核心区域把守。如曹魏首都在邺城,他们的重兵也在河内地区,防备大汉趁机渡河。
王平微微颔首,用兵前他已了解过双方的大体局势,说道:“大河虽是汹涌,但其非如天险大江,渡之易也!今时我军需思逆魏河北、河南之兵,故当下之势,非渡江之机,需应和邓荆州之兵为先。”
对于王平来说,渡河进入河内不是当下最主要的任务,当下他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将曹魏河南、河北的战场分开,保证他在兵出河内之时,河南的曹魏兵马不会影响到大汉与司马懿的作战。
“请大将军明示!”
王平沉吟少许,说道:“我军兵出河北,当保后路不被河南之兵所断,今下之势当先取荥阳,又分兵下助卫将军攻颍川。届时二军汇合,留下将士固守荥阳、颍川,某再率大军北渡大河,兵临河内,与逆魏决战。”
“荥阳、颍川?”不解内情的汉军将校,若有所思消化王平的话语。
不过记载会议的内容的杜预,在王平说完之后,其实就已经明白了王平的深意。
黄河太长了,指望通过作战,占领城池,彻底地将河南、河北二地分开是不现实的。而王平的想法是通过占领军事要地,在一定范围内将河南、河北的战况分开。
如邓艾出兵颍川,实际上是希望吸引住豫、扬二州兵马,不让他们影响到河北的战场。而攻取荥阳,实际上是威逼兖州,同时也是搭建其保护洛阳的军事防线,从侧翼保护王平大军的粮道。
至于青、徐二州,作为东方大州,他们的军事行动大汉无法控制,他们想前往战场,也是不易。
夏侯霸思量少许,说道:“大将军,荥阳之重,逆魏不能不知,其有三千将士驻守荥阳城。且司马昭、王基河内军士驻扎平皋,我军若攻荥阳,其援军顺鸿沟水,便可抵达支援,不易攻取。”
王平微微一笑,说道:“司马昭、王基将士虽有三、四万之众,然河内与洛阳渡河甚多,且荥阳又需把守,其麾下兵力何能及也!”
顿了顿,王平吩咐说道:“霍弋、夏侯霸听令!”
“末将在!”
闻言,二人拱手出列应道。
王平站起身子,指着舆图,对二人说道:“洛阳北有邙山,你二人率五万军士多举旗帜于邙山之上,且兵临大汉,与孟津、平阴、河阳、五社渡口,造桥以作过河之势,吸引司马昭、王基率军西来。”
目前大汉主动进攻,利用自己兵多将广的优势,又趁魏军尚未来得及救援,通过声东击西,积极调动王基兵马,从而撕开魏军防线。当然即便司马昭、王基不动刀兵,霍弋、夏侯霸也可以假戏真做,渡过河内,逼皋。
“诺!”
“元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