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前半生漂泊潦倒,时运不佳,与仕途无缘,难展心中宏愿。</p>
其实他富有才华,写了不少的诗文,不乏名篇佳作。</p>
这份非凡的才情,使得他在民间还是蛮受欢迎的。</p>
当朝宰相令狐绹的儿子考中进士,罗隐写了诗文以表示祝贺。</p>
儿子考中进士本是值得高兴的人生大事,然而宰相却漫不经心,得到罗隐的诗文手迹却大为欣喜。</p>
真有些匪夷所思,但是也足以证明罗隐的作品有很大的魅力。</p>
有位才女对于罗隐的诗文相当喜欢,常常在她的父亲面前吟诵。</p>
当有一天,有缘见识这位偶像时,结果出乎意料。</p>
因为罗隐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p>
才女大失所望,从此绝口不念罗隐的诗。</p>
对于罗隐有无妻室,很难搜集到相关的资料。</p>
古代才子放浪形骸,流连于烟花枊巷,倒也见怪不怪了。</p>
歌妓云英是罗隐的旧日相好,不知当时俩人是否有过海誓山盟。</p>
光阴流逝,十年之后罗隐故地重游,再度邂逅云英,两人旧情复燃。</p>
云英风姿犹在,红颜未逝,触动了罗隐的内心隐痛。</p>
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p>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p>
这两句有着惺惺相惜的意思,也有着人生失意,辛酸无奈,五味杂陈之感。</p>
末一句反问,问得好!难道真的是我们都不如别人吗?谁知道呢?</p>
现实世态如此,哪是个人命运能左右得了?</p>
身不逢时,事不由人,阴差阳错,种种兰因絮果。</p>
罗隐写过一首咏物诗《蜂》,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它有着讽喻的意味。</p>
既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造福于民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人。</p>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p>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p>
罗隐辗转江湖数十载,看透世态人情,也尝遍酸甜苦辣,他的作品有着现实主义的意义。</p>
他敢于以诗笔抗争社会的黑暗,反映民生疾苦,抒写个人的坎坷际遇。</p>
他的诗风流丽,笔力恣意,感情沉郁苍凉,言浅意深。</p>
虽不算十分完美,然而终是晩唐一代名家风范。</p>
罗隐写过一首旷达的诗,后两句家喻户晓。</p>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p>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p>
人生得意须尽欢,不妨高歌一曲,人生失意也就罢了,无需过多在意。</p>
愁也好,恨也好,都要乐悠悠。</p>
今天有酒,就尽情地喝,不妨酩酊大醉。</p>
明日忧愁来了,就等到明天再去愁。</p>
它本身就已经是意思浅白,没有任何典故。</p>
但是意味深长,余韵悠悠,值得活学活用。</p>
“窦潏特为之建筑了园林房舍以安居,池州百姓在生计上也对罗隐予以帮助。”</p>
“罗隐在隐居池州约六七年时间里,写了大量贵池一带风光及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p>
“中和三年,罗隐离开池州,游郑州等地。”</p>
“次年,投镇海节度使周宝,在镇江周宝幕中达两年之久。”</p>
“同年,罗隐在润州期间,与僧处默交游,送王蕴任苏州刺史。”</p>
“光启三年,五十五岁的罗隐辗转返归家乡杭州,投奔时任杭州刺使的钱缪,受到器重。”</p>
“钱缪初任其为钱塘县令,拜著作佐郎。”</p>
“唐昭宗龙纪元年,昭宗改御名曰晔,罗隐作贺表,当时京师称为第一。”</p>
“景福二年钱缪被任为镇海节度使,罗隐代钱缪草谢表,被授为镇海军掌书记。”</p>
“乾宁四年,代武肃王钱缪草谢赐铁券表。”</p>
“此后十年间,又相继授罗隐观察判官、司勋郎中、镇海节度判官等职。”</p>
“梁太祖朱温篡唐后,罗隐慕道之意愈深,朱温以右谏议大夫召罗隐入朝。”</p>
“但他却累征不至,且力劝钱谬讨伐朱温,钱谬不允。”</p>
“后梁开平二年,钱缪被封为吴王,钱缪表荐罗隐为给事中,此年前后罗隐与罗衮唱和。”</p>
“罗隐入钱缪幕府二十余年,宾主遇合,凡邦土之大事记、钱缪的文告、奏表多出于罗隐之手,其才华得以施展。”</p>
“梁太祖开平三年,罗隐寝疾,五月,迁授盐铁发运使。”</p>
“十二月,罗隐逝世,享年七十七岁,归灵杭州钱塘县定山乡居山里。”</p>
“葬于徐村之穴,镇海军节度推官、金部郎中沈崧撰墓志。”</p>
文天祥:晚唐时政坛黑暗腐败,国家如大厦将倾,内有宦官之忧、外有藩镇割据。</p>
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权贵视百姓如草芥,肆意鱼肉。</p>
诸多乱象,令人无奈叹息。</p>
黄巢起义爆发,唐昭宗逃难,随驾的伎艺人只有一个耍猴的。</p>
这猴子驯养得很好,居然能跟皇帝随朝站班。</p>
唐昭宗很高兴,便赏赐耍猴的五品官职,身穿红袍,就是赐朱绂,并给予称号叫孙供奉。</p>
孙不是这个人的姓,而是猢狲的狲字谐音,意谓以驯猴供奉御用的官。</p>
罗隐有感此事而创作了这首《感弄猴人赐朱绂》。</p>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p>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p>
十二三年我困于考场历尽艰辛,多少良辰美景也只能不去问闻。</p>
还不如去购买一只小猴子耍弄,逗得君王开心一笑就绯袍加身。</p>
罗隐这首诗,用作者自己和孙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鲜明对比。</p>
以自我讽嘲的方式发感慨,泄愤懑,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p>
首句十二三年就试期,诗人慨叹自己十多年寒窗苦读的艰辛。</p>
次句五湖烟月奈相违,诗人回忆自己离乡的孤苦。</p>
这两句都是为后两句作的铺垫,十二三年不是确指,是十多年的意思。</p>
五湖一般是指洞庭、鄱阳、太湖、巢湖、洪泽五湖,这里是代指江南。</p>
江南河流纵横,蒙蒙烟雾溶和着淡淡的月色,景色很美。</p>
罗隐是余杭人,家乡就在江南。</p>
他对自己过去一次次地离开家乡,着迷于考试,不禁感到十分悔恨。</p>
三句诗人自嘲不如耍猴人,看似羡慕,实则是对君主的辛辣讽刺,其中蕴含着诗人巨大的悲愤。</p>
结句既痛刺唐昭宗的症结,也刺痛自己的心事。</p>
昏君不可救药,国亡无可挽回,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李唐江山每况愈下的隐忧。</p>
官吏所穿的公服,根据品阶高低区分为不同颜色。</p>
红颜色的公服,五品以上的官才能穿。</p>
罗隐十年寒窗刻苦读书,却做不了官,耍猴人一日之内便可飞黄腾达,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照。</p>
这是首讽刺诗,罗隐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愤慨,而且嘲讽了皇帝。</p>
唐朝末年国家就要灭亡了,但唐昭宗不急于求人才,拯救国家。</p>
仍然沉溺于游乐享受,赏玩猴戏,实在是一个糊涂昏庸的皇帝。</p>
此诗看似自嘲,实则是发泄内心的愤懑,把自己的辛酸当作笑料,将皇帝的荒诞当作正经。</p>
以放肆嘻笑的态度进行讽刺,抨击皇帝的的昏庸荒诞。</p>
嬉笑怒骂间,写出晚唐整个时代的荒唐可笑!(本章完)</p>
(/52762/52762945/10100497.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