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侯爷由始至终都没有正视过那荀氏青年哪怕一刻,更别说因此而动怒。</p>
可侯爷的无视,那是侯爷的胸襟。</p>
这厮当着魏延的面,对于侯爷如此冒犯无礼,若是允许其全须全尾的,那魏延就感觉是自己不够懂事,不够贴心了。</p>
将侯爷明面吩咐的任务做好,那是应有之义。</p>
若想要进步,想要得到侯爷的看重与信任,那就是要将侯爷没有直接吩咐的事情,也要办得妥妥当当。</p>
如此,方能脱颖而出。</p>
旋即,魏延不忘重新核查了一遍荀彧的三族灭得够不够干净,又将其余的荀氏族人好生关押了起来后,这才前往着李基的帐内进行复命。</p>
“嗯?”</p>
不过当李基翻阅了一下魏延所准备的汇报文书时,便发现了斩首的人比族谱中记载的荀彧三族数量多出了一个。</p>
“怎么多了一个?”</p>
李基放下了文书,拿起茶盏之余,随口问道。</p>
魏延连忙答道。“据可靠消息,有一人疑似荀彧私生子,亦杀之。”</p>
李基微微一挑眉,如何不明白这话里所隐含的意思。</p>
据可靠消息,也就是说消息不一定是真实的。</p>
疑似,那就大概不是。</p>
不过魏延如此直白了当地杀了对方,没有刻意遮掩,更像是在邀功。</p>
李基转念一想间,也就明白谁沦为了魏延的刀下冤魂。</p>
“有心了,不过下次消息可靠与否,还需慎重斟酌,可莫要错信了不可靠的情报,误杀了有用之人。”</p>
“是是是,侯爷教训的是,下次一定慎重斟酌。”</p>
魏延连忙应道。</p>
旋即,放下了手中文书的李基,起身站了起来,任由顾维将大氅披在身上挡风之余,开口道。</p>
“文长,走吧。”</p>
当即,魏延连忙跟上了李基,小心地追问道。“侯爷这是去哪?”</p>
“去北营。”</p>
李基答了一句,然后翻身跨上了提前准备好的良马,在许褚、魏延以及顾维的陪同下,率领着五百虎卫绕过汝阳城,赶往北营。</p>
一路上,李基走得不紧不慢的,有意顺带视察一下沿途军营的军纪如何。</p>
南营,作为李基的中军所在,军纪自然严明。</p>
东营乃是以文聘为主将,同时也是兵力最少的一个方向。</p>
而在持续攻城大半个月,军中锐气受挫的情况下,东营的军纪倒也还保持得相当不错。</p>
‘文聘确是一可用之将。’</p>
李基暗自点头,心生赞许。</p>
或许,文聘并无什么特别的长处,但行事作风胜在稳重扎实,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所说的便是文聘这一类人。</p>
没什么特别的长处,但也轻易不会出现什么纰漏破绽。</p>
而等李基过了东营,抵达了北营所在,脸色不由得微微一黑。</p>
由四将各自负责一门,自行进攻汝阳城。</p>